Linux下的Rootkit驻留技术分析

网友投稿 829 2023-03-09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睿象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Linux下的Rootkit驻留技术分析

前言

Linux作为服务器和IoT设备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统,针对它的恶意软件也层出不穷。针对Linux设备的恶意软件(以下称为rootkit)通常需要长期驻留于目标操作系统以达到获利目的,所以如何实现驻留也是Linux rootkit作者的重点考虑内容之一,对此,天融信阿尔法实验室进行了可能的思路探索和分析。

在接下来的说明中,我们统一使用一个名为evil的静态链接ELF文件作为我们要实现驻留的rootkit,所有的驻留尝试均围绕这个程序展开。

技术汇总

1. 用户态下的可利用点

1.1 各种init的利用

Linux init

在systemd成为主流之前,sysvinit是大多数发行版的选择,即使是Ubuntu之前使用的upstart,和sysvinit也是完全兼容的,直到今天,Debian系发行版仍保留sysvinit的兼容性。作为Linux的init程序,也就是PID 1,负责启动之后的所有进程,所有的服务都是由它管理,因此它是实现rootkit驻留的最常见手段。

对于传统的sysvinit,常见的驻留点都需要以root身份写入:

/etc/init.d/etc/rc[runlevel].d/etc/rc.local

/etc/init.d/etc/rc[runlevel].d/etc/rc.local

其实sysv的服务文件就是遵循sysv规范的shell脚本,它在嵌入式设备中也很常见。给出一个sysv风格的服务文件如下:

我们在start case中做些修改,使之在启动时执行我们的evil程序:

对于systemd,我们可以用更多手段实现驻留,甚至不需要root权限也可以:

/etc/systemd/system/etc/systemd/user/lib/systemd/system/lib/systemd/user~/.local/share/systemd/user~/.config/systemd/user

/etc/systemd/system/etc/systemd/user/lib/systemd/system/lib/systemd/user~/.local/share/systemd/user~/.config/systemd/user

以下是一个利用systemd服务文件的示例:

systemctl --user enable service可以使服务随用户登录启动,systemctl enable service可以让服务随系统启动。

bashrc

bashrc或者zshrc等文件会随着shell的运行而被执行,利用时只需在里面加入恶意的shell script即可。

常见位置:

/etc/profile~/.bashrc~/.bash_profile~/.bash_logout

/etc/profile~/.bashrc~/.bash_profile~/.bash_logout

示例如下:

xinitrc

如果目标主机有安装Xorg,我们也可以以下位置写入shell script实现rootkit驻留,不需要root权限。

~/.xinitrc~/.xserverrc/etc/X11/xinit/xinitrc/etc/X11/xinit/xserverrc

~/.xinitrc~/.xserverrc/etc/X11/xinit/xinitrc/etc/X11/xinit/xserverrc

其它initrc

任何应用程序都可能在启动时执行代码,而且它们很可能会执行用户home目录的rc文件。例如,我们甚至可以在vimrc里 写入vimscript来执行代码实现rookit的驻留,这同样不需要root权限。

一个可能的示例如下:

1.2 图形化环境的利用

虽然标准的服务器版Linux发行版是不会预装Xorg的,但还是存在相当一部分用户使用CentOS预装gnome2的版本作为服务器操 作系统。因此,基于gnome等桌面环境和Xorg的驻留有时候也是重要的而且会容易被忽略的手段。

XDG autostart for system

/etc/xdg/autostart下的desktop文件会被主流桌面环境在启动时执行。一个可能的示例如下:

XDG autostart for user

类似的,用户可以在自己的~/.config/autostart目录下加入需要自启动的desktop文件。

1.3 crond的利用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驻留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恶意软件并不仅仅会把自己写入用户的crontab(如/var/spool/cron/root),它们会把自己写入软件包使用的crontab里面,如/etc/cron.d,这样更不容易引起用户注意。

1.4 替换文件

替换或者patch一些会被服务或用户本身执行的程序文件,以同时执行恶意代码,也是很常见的驻留方式。

我们可以方便的获取到开源项目的源码,进行修改,加上我们的恶意代码并重新编译,替换目标系统的相应文件。这样我们的代码就会随之执行。

下面我们修改openssh portable 7.9的源码,使之在特定条件下执行我们的代码:

如果没有源码,我们同样可以给现有的binary注入shellcode,不过这种实现达到的功能相对有限,且可能会导致原文件损坏 。下面使用backdoor-factory进行shellcode注入,这个工具支持自定义shellcode:

如果我们的目标主机是git或svn服务器,有机会接触到项目源码的话,也可以通过修改目标的源码植入恶意代码,或者把编译环境动手脚,在项目构建时插入恶意代码,比如在configure脚本里或者Makefile里插入代码,既可以在本机运行,又有可能在编译之后在更多主机(取决于项目用途)上运行,进一步扩大感染范围。这个思路也是当年中国xcode事件黑客的思路。

1.5 动态链接库劫持

替换动态链接库

libc会被几乎所有的ELF调用,而特定的lib则会被特定的ELF调用,只要某个ELF的执行概率够高,我们同样可以用我们重新编译的恶意so替换掉它所链接的某个so文件,达到执行恶意代码的效果。

当然,以这种思路来看,替换掉整个libc也是未尝不可的。

下面以sshd的动态链接库为例,sshd使用的so文件如下:

libz.so.1看上去像是zlib的文件,可以验证一下:

那么我们可以去下载zlib源码,在可能会被调用的函数里加上我们的私货。

经过grep搜索openssh portable 7.9的源码,可以看到packet.c使用了zlib的函数:

确定了我们需要注入代码的函数,就可以去修改zlib源码了,在inflate.c的inflate函数里加入简单的system调用,来执行我们的evil程序:

完成修改之后我们make构建项目,然后用我们的恶意libz.so替换原本的文件。

此处修改的zlib,通常只会在ssh客户端指定了使用压缩时,才会被使用。所以我们需要使用ssh -C命令去测试。

提醒一点,作为动态链接库,它们的函数可能被频繁调用,我们在利用的时候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载。另外,由于大部分程序都是动态链接库文件,我们也需要格外小心,避免加入的代码调用的程序最终往回调用我们修改的库文件本身(尤其是在修改libc的时候),造成死循环,导致系统停止响应。

ld.so.preload

最常见的实现是在/etc/ld.so.preload中写入我们需要让libc执行的so文件,或者设置LD_PRELOAD环境变量,这样,任何依赖系统libc的user space程序,都会在运行之前执行我们的so文件,从而实现了有效的rootkit驻留(鉴于几乎所有目标主 机都是动态编译的,几乎所有程序都要使用系统libc)。

下面我们编写一个简单的恶意so(shared object)作为说明:

这里的恶意so将编译为libevil.so。通常的lib都是为主程序提供库函数的,只有被调用的代码才会被执行,于是我们需要 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让我们的代码在lib被加载时直接自动运行。类似于Windows下的DllMain,gcc提供了function attributes,我们可以用形如__attribute__((constructor))的attribute来达到目的。对应的,__attribute__((destructor)) 则会在lib被unload的时候执行。

具体解释见官方文档:

我们使用如下代码构建libevil,这里有一个坑,execl函数只有出错时才返回,如果使用它执行了外部程序,那么在外部程 序执行完之后,libevil将会退出当前进程(也就是我们本来要执行的进程),使任何ELF都无法正常执行。解决方法是使用​ fork​ 函数创建子进程,在子进程里执行​execl​启动外部程序。

使用如下命令构建我们的​ libevil.so​:

设置​LD_PRELOAD​环境变量,使我们的libevil在ld执行任何ELF之前被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libevil会在每个动态ELF执行之前被执行,如果在其中调用了外部的动态ELF,那个ELF执行时会再次调用libevil,就会造成死循环,使系统处于不可用状态。

我们也可以在libevil里实现rootkit的所有功能。

2. 内核态的驻留

传统的rootkit就是指这类恶意软件,对于Linux rootkit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作为kernel module加载,因为大多数Linux目标都是允许动态加载kernel module的。

在kernel space里运行恶意代码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大部分审计工具都在user space运行,管理员通常很难发现恶意软件的存在,这就带来了上面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隐蔽性。

2.1 LKM – 可加载内核模块

目前有一些开源的LKM (Loadable Kernel Modules) 木马demo,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eptile,它使用自己的kernel module实现了隐藏和驻留。

下面我们使用这个思路来实现一个简单的内核恶意代码执行:

这里的LKM实现比较简单,只是在加载和退出的时候执行了两个shell脚本,并使用printk输出了内核调试信息。我们只需定义两个函数分别用于initialize和exit即可完成LKM的主体框架了,module.h会有相应函数module_init和module_exit用来实现。

LKM代码如下,使用user space helper达到了执行外部程序的目的:

使用insmod命令动态加载LKM到内核,立即生效:

下面是dmesg的相关输出:

LKM执行恶意代码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必须针对相同内核版本编译才能正常使用,从而引入了Linux headers的依赖,实现大范围传播的难度较大。防范此类攻击(也是最危险和隐蔽的一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关闭Linux的动态模块加载功能,对于大多数Linux服务器,关掉这个功能通常不会造成额外影响。

2.2 initrd的利用

Reptile会把自己写入/etc/rc.modules以便在系统启动时插入自己的module。但通过initrd实现更加隐蔽可靠。initrd即init ram disk,用于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以便启动完整的Linux。

鉴于initrd很少受到关注和保护,它又一定会在启动时被加载入内存,我们可以在这个内存文件系统中插入自己的LKM并修改init脚本使我们的LKM在启动时被加载,从而实现恶意代码执行。

这里以Kali(Linux 4.18,基于Debian Sid)为例,分析可能的利用点:

下图是init脚本functions定义中,加载自定义kernel module的函数,我们可以把自己的LKM放到modules目录下(例如 ./usr/lib/modules/4.17.0-kali3-amd64/kernel),然后在 ./conf/modules里写上自己的LKM,我们的LKM就会随着initrd加载到内核。

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在load_modules函数内增加modprobe操作来加载恶意LKM。

总结

Linux下的恶意软件虽然种类不多,但就其驻留技术实现而言,还是有不少的方法。本文除了主流的实现之外,也提出了一些通常很少有人注意的实现方法,希望对Linux攻防对抗的朋友有所帮助。

参考链接

上一篇:要粗大事的赶脚:Nginx 安全问题致使 1400 多万台服务器易遭受 DoS 攻击
下一篇:ELK实时日志分析平台部署搭建详细实现过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