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集约化(it运维)

来源网友投稿 910 2023-02-17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睿象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it运维集约化,以及it运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it运维集约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it运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华为中标湖北财政厅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项目

对 社会 经济运作来说it运维集约化,财政预算是最重要it运维集约化的准备工作之一——其不仅规范和安排着财政活动it运维集约化,还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政策意向it运维集约化,直接关系到 社会 经济运作的好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ICT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为各地更好地推进财政预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按照财政部有关文件要求,湖北省财政厅决定从2020年启动建设湖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于11月发起项目招标工作。

就在近日,该项目的招标结果正式出炉:华为以技术总集模式全份额中标湖北省财政厅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项目。这是继陕西财政云项目后,华为中标的第一个省财政厅财政一体化云项目,是第一个按照财政部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建设的项目,也是第一个基于国产化架构的财政一体化项目。

据了解,湖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以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为基础、集中化部署为手段、大数据应用为途径、财政云平台为支撑,实现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显著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资金监管精准化、辅助决策科学化、财政信息集约化发展水平,满足财政治理现代化需要。其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套系统(一体化应用系统)、两个平台(大数据平台、财政云平台)、三类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IT运维服务体系),实施范围包括省、市、县、乡各级财政系统。

对湖北财政来说,该系统不仅承载着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等财政核心业务,同时还要与财政内外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贯通和数据共享,是实现财政管理改革落地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站在财政全域业务的高度做好新平台的顶层设计,立足全局业务的管理需要,着实提升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完善财政核心业务的一体化建设,落实业务系统与数据的省级集中,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财政数据价值,基于新技术实现湖北财政的云化服务化转型,并构建完善的基于新平台下的运管体系。

此次湖北财政厅选择华为作为该项目的伙伴,表明财政信息化从传统设备集中向技术云化、数字化转型已走向全新阶段。华为将按照财政部相关建设标准和财政业务的行业要求,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实践,整合云计算、云原生和基础云服务等技术能力,打造智慧财政综合解决方案,为财政业务的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系统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方向,为全国各省财政一体化项目的建设 探索 宝贵经验。(赵超)

“国资云”或带来新一轮IT建设,一文梳理受益的三大方向

一、“国资云”或带来新一轮IT建设,一文梳理受益的三大方向!

近期多地国资委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国资云建设,统筹所辖国企的业务云化。如天津市要求国企不再使用第三方云服务,2022年9月30日前全部迁移至国资云平台;四川省国资委4月28日发布四川国资云,面向省内国企提供专属云平台,一期平台采购金额1649万元;重庆8月24日公布国资云二期平台中标金额为1425万元。

1)各地国资委开展“国资云”建设的影响

各地国资委开展国资云建设的驱动力包括两块:

①IT集约化: 过去数年,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强调IT的集约化建设;

②数据安全: 根据第一 财经 ,阿里云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泄露相关数据。

基于以上,天风证券认为影响在于三点:

①直接影响:国资云预计规模约百亿,乐观展望或不止于laaS

目前各地国资云均有所动作(浙江、天津、四川、重庆、深圳、苏州和黑龙江等),值得强调的是多个国资云平台采用完全国产化的信创服务器,打造全国产化行业云平台,有望加速信创市场放量。

乐观来看建设范围不仅是laas,亦有望包括部分Saas和云迁移,如天津市。根据测算,预计国资云IaaS层面新增采购规模约74亿元,进一步考虑SaaS层面办公软件的潜在需求,带来的市场机会可达百亿。

②间接影响之一:大厂份额溢出,部分厂商有望受益私有云大盘和份额双升

国资云立足于服务国资系统内部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整合现有的数据中心资源,本质是混合云平台,且以私有云为主。

从数据安全角度,互联网大厂现阶段存在一定不足,如上述提到的阿里云泄露数据事件。故而以安全的名义:

a、私有云大盘提升: 预计IT市场结构有望变化,私有云份额有望呈现更快的提升;

b、私有云份额变化: 部分忏背景厂商如深信服、青云有望享受大厂在私有云份额的溢出。

③间接影响之二:国资云建设大背景在于数据安全,产业密集落地

在国家高度重视数据安全的背景下,国资云是自上而下保障数据安全的一记重拳。未来围绕国资云,将延伸出数据安全保障和数据要素市场化两大中心战略,数据安全厂商有望从数据安全技术支持、数据安全服务、数据交易三方面深度参与。

3)三大方向有望受益

第一、数据安全重要性再次提升,安全厂商有望受益

《数据安全法》将在9月实施,数据安全重要性不断提升。此次国资云的推出,就属于数据安全的具体保障措施。未来数据安全的具体措施有望不断出台,给安全厂商带来增量。

第二、云厂商格局可能迎来变动,安全性、私有云成为关键词

国资云地方统一采购代替分别采购,预计带来云厂商新的变动和竞争;同时,采购预计将更看重安全、过往信用记录等,而目预计大多数或全部都将是私有云,利好安全性高的私有云厂商。

第三、新一轮信创建设

过去信创的主要内容是IT基础设施,包括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等,此次国资云建设的提出说明政府已经将云的重要性进行提升,云以及相关产品的采购将带来新的增量。

此外,国泰君安证券也分析指出,具备国资背景的IDC厂商也潜在受益。


二、异质结电池领域或将大幅拉动铟需求,铟价进入上行周期!

铟属于稀散金属,熔点156.61 C,沸点2080 C,具有质软、延展性好、强光投性和导电性等特点。铟的可塑性强,有延展性,可压成极薄的金属片。铟可以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制成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特殊合金、新型功能材料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对应下游是半导体、焊料、整流器、热电偶。

1)铟储量:全球铟资源量估计至少35.6万吨

截止2017年,根据全球已知的1512处含铟矿床估计,全球铟资源量至少35.6万吨,其中已经公布资源量数据的101处矿床铟金属资源量合计约7.6万吨。中国、玻利维亚和俄罗斯是全球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以上三国铟矿资源量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60%,其中中国占比26%。

2)铟产量:2019年全球原生铟产量760吨,主要分布在中国和韩国

铟的供给包括原生铟和再生铟2部分。

从产能来看: 根据USGS2017年的数据,可统计的企业产能为1400吨,目前中国总产能为887吨(全球占比63%)。

从产量来看: 根据USGS数据全球原生铟产量基本维持在700吨以上,根据SMM数据再生铟产量在1000吨左右。2019年全球原生铟产量为760吨,其中中国产量300吨(全球占比39%);韩国产量为240吨(全球占比31%)。再生铟产量预计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预计2018-2021年再生铟产量分别是1000、1000、900、945吨。

3)铟需求:异质结电池或拉动铟需求快速增长

异质结电池成本不断逼近PERC电池,未来潜力巨大。目前采用MBB技术的异质结电池成本预计在1.79元/瓦,采用SWCT技术的异质结电池成本预计在1.69元/瓦,接近PERC电池的1.66元/瓦。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预计异质结电池的成本不断降低,未来或将实现大规模应用。

4)铟价格:铟价或进入上行周期

从需求来看,如果异质结电池技术一旦成熟,铟的需求大幅提升,预计2020-2021年异质结电池铟需求量为18和45吨,预计2020年-2021年铟总需求量是1540和1709吨;从供给来看,铟主要伴生于锌矿,供给相对刚性,预计2020年-2021年供给分别是1599、1679吨,2021年或出现铟出现供给缺口,短缺30吨,铟价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三、通达系全部上调派费,快递行业价格回暖确定!

1)通达系快递企业上调派费,落实快递员权益保障,同时行业揽件价格有望同步回暖

三通一达及百世均宣布自9月1日起全网末端派费每票上涨0.1元,安信证券认为本次派费上涨利好行业发展,其影响有三:

②由于通达系的加盟制架构和结算政策,派费由总部代收代付和调节支付,则派费的上涨有望传导至终端揽件价格,同时行业旺季将至,提价压力较小;

3)快递派费上涨利好行业终端价格,估值回调具备吸引力,继续看好快递龙头。

短期看: 各快递企业上调派费利好行业价格改善,考虑到快递企业在规模效应带动下单票成本仍有改善空间,我们预计2021H2快递企业盈利有望明显改善,而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快递板块估值已基本反映前期市场对价格战的悲观预期;

中长期看: 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背景下,快递行业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新兴电商平台崛起后,快递企业客户更加多元化;供给端新入局的加入,我们认为将加速头部企业的分化,同时,在强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下,快递行业进入门槛大幅提升,格局稳定后,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份额与盈利提升。


1)悄然上涨的小金属

锰、锆、锑、钼四种小金属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镁、钴涨幅超过30%;钨、钒、锗涨幅超过20%;钛和铟分别上涨19%和12%。

2)锆、锦、钼、镁相关公司股价可能滞涨

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成本相对固定,在涨价中,拥有资源的企业可以充分享受涨价带来的利润上升,加工类公司也可以通过存货收益获得超额利润。

按此推断,有色金属利润的增幅应高于产品价格的涨幅,假设市场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股价涨幅理应高于产品价格涨幅。小金属品种中,锆、钼、锑、镁几种小金属的相关公司涨幅等于或低于产品价格涨幅,因此股价或存在滞涨可能。

3)国产锆英砂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锆主要用于陶瓷具有较强的房地产后周期属性,21年有望成为国内房地产的竣工高峰,在需求带动下,国产锆英砂年初至今上涨91.33%,氧化锆上涨74.19%。锆的潜力应用在于核电锆管,国内核电再次重启可能再次带来海绵锆的需求增长。锆相关公司:东方锆业(年初至8月23日涨幅57.89%,下同),三祥新材(35%)。

4)锑价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锑的主要下游为阻燃剂,广泛用于塑料制品中,随着全球经济恢复,锑的需求有望继续回升;锑的供应则主要集中于国内,近年来没有新的锑矿出产。供需格局逆转带来锑精矿价格年初至今上涨69.84%。锑相关企业:ST华钰(12,7%)。

5)钼价有望继续上涨

钼主要用于普钢添加剂和不锈钢中,国内普钢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不锈钢产量有望继续增加;钼精矿价格年初至今上涨62.58%。钼靶材广泛应用于屏幕制造中,可能带来高端钼材料的放量。相关企业:金钼股份(324%)。

6)镁价不断上涨

镁主要下游为合金,广泛应用于 汽车 、航空航天、电子制品等领域;年初至今镁价上涨44.19%。 汽车 用镁合金正处于放量期,有望成为镁合金未来最重要的需求增长领域。镁相关企业:云海金属(9.1%)。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硬件运维和软件运维哪个发展好

各行各业都有吃香喝辣的,也有喝汤吃剩饭的。
不过对于绝大部分的学习者而言,软件方面的岗位缺口和发展的范围会更大一点,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混饭吃更容易一点。而硬件的运维,相对来说,变通和拓展性没有那么强,甚至来说工作内容都会枯燥一点。
软件运维需要懂一点点编程和代码相关的,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尤其是linux,在很多大型商用系统都需要这个岗位来保障系统的平稳运行。
所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偏好,后者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最合适。

全球算力竞争加剧,我国 ICT 建设驶入快车道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银河证券研究院 赵良毕)

报告原标题: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ICT“双碳”新基建,IDC 温控新机遇

(一)算力建设关乎数字经济发展,各国均不断发力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球算力竞争不断提升。 2020 年 4 月 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数据首次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文件中出现,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计算力已经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

IDC清华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表明,计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成要素:

(1)从 2016-2025 年的整体趋势及预测来看,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 2025 年占比将达到 41.5%。

(2)计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经成为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3)国家计算力指数与 GDP 的走势呈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评估结果显示十五个重点国家的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 1 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 GDP 将分别增长 3.5%和 1.8%,预计该趋势在 2021-2025 年将继续保持。同时,通过针对不同梯队国家的计算力指数和 GDP 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后,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 40 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 1 点,其对于 GDP 增长的推动力将增加到 1.5 倍,而当计算力指数达到 60 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 1 点,其对于 GDP 增长的推动力将提高到 3.0 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较高。 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16 年到 2025 年,数字经济占比不断提升,全球数字经济占比2025E为41%,其中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比为48.10%,比发展中国家高 17.8 个百分点。中美两国计算力指数综合评估较高,中国计算力发展水平涨幅达 13.5%,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总体来看,数字经济为各国 GDP 总量贡献不断提升,算力提升推动数字经济向好发展。

全球公有云用户市场保持增长,IT 侧资本开支不断增加。 云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企业不断增加对移动技术、协作以及其他远程工作技术和基础架构的投资。预计到 2023 年,用户支出将达到近 6000 亿美元,云将占全球企业 IT 消费市场的 14.2%。其中软件化服务(SaaS)是最大的细分市场,预计该市场在 2023E 用户支出增长至 2080.80 亿美元,相比 2021 年增长 36.73%;云基础建设(IaaS)将达到 1562.76 亿美元,相比 2021 年增长 70.53%。为了获得数字经济时代的比较优势,全球主要国家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下,数据中心的建设保持了较高增速,预计在未来几年云服务提供商与电信公司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加,全球云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中国 IDC 市场规模增速较快,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 受益于我国“新基建”战略提出和持续攀升的互联网流量,2021 年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 2021年 IDC 行业规模约 1500.2 亿元,近 5 年中国 IDC 市场年均复合增速约达 30%,领先于全球 IDC市场增速,其中近三年中国 IDC 市场具有高增速。我国 IDC 行业增速较快主要系我国 5G 建设持续推进,5G 应用项目多点开花不断落地,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 5952亿元。随着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互联网和云计算大客户需求不断扩张及数据中心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IDC 机柜数量不断增长,中国东部地区 IDC 中心较多。 2021 年 IDC 的机柜量增长了 99.15万架,增速为 30%,机柜量总数达到 415.06 万架,年度增长率达到 31.39%。随着 5G 时代数字经济向 社会 各领域持续渗透,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使得全 社会 对算力需求提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速度高增,有望打开市场新空间。目前我国大部分数据中心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根据 CDCC 数据,2021 年华东、华北、华南三地区机柜数占全国总数的 79%,而东北、西北地区占比相对较低。

我国东部地区 IDC 上架率较高,西部地区加速建设。 目前 IDC 机房在我国东西部呈现差异较大发展,体现东密西疏、东热西冷的特点。2021 年新增机柜对比可知,东部及沿海地区数据中心上架率高,西部上架率较低。2021 年华东、华北、华南三地上架率约 60%-70%,而东北、西北、西南及华中上架率仅有 30%-40%。在政策布局方面,国家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对于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率先向西部转移建设,由于西部地区气温较低优势突出,实施“东数西算”有利于数据中心提高能效,西部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有效增长。

(二)数字经济政策护航,“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有望超预期

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22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强调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同时,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基于上述规划,2022年 5 月 26 日,工信部在 2022 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指出,坚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布局。

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我国能源结构正处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新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别是水力、光伏、风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使用端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虽然通过“西电东送”工程部分缓解了东部地区用电紧张问题,但是作为高耗能的数据中心产业,协调东西部发展布局、降低能耗就十分必要。全国各省市、地区相继出台了各种强调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的政策要求,进而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催化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东西部资源高效匹配,建立全国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将东部海量数据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2022 年 2 月17 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国家以“东数西算”为依托,持续推进数据中心与算力、云、网络、数据要素、数据应用和安全等协同发展,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助力数字经济不断发展。

全球算力网络竞争力凸显,ICT 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新空间。 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家算力水平和全球竞争能力。同时,扩大数据中心在中西部地区覆盖,能够就近消纳中西部地区新型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上下游投资,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全国均衡发展新格局。

(三)双碳减排目标明确,绿色节能成为发展必需

能源变革不断创新升级,低碳转型融入 社会 经济发展。 自上个世纪人类逐渐认识到碳排放造成的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不断进行合作,经过不懈努力、广泛磋商,在联合国和世界气候大会的框架下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形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 年签署,1994 年生效)、《京都议定书》(1997 年达成,2005 年生效)和《巴黎协定》(2015年达成,2016 年生效)等文件,其中《巴黎协定》规定了“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 2 以内”的基础目标和“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 之内”的努力目标。

推动能源革命,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为了达到《巴黎协定》所规定的目标,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双碳行动计划,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双碳”目标正式确立,展现了中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同时 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

聚焦数据中心低碳发展,实现双碳方式产业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据中心西部迁移,PUE 值有望降低带来能耗电量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节能、革新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

(一)数据中心能耗突出,绿色节能是发展趋势

绿电成为发展趋势,低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大力发展数据中心产业,数据中心能耗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研究表明,预计 2025 年,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达到 3952亿 kW·h,占全 社会 用电总量的 4.05%,比例逐年攀升。整体来看,由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通信设备等所构成的 IT 设备系统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5%。空调系统同样是数据中心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环节,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0%。降 PUE 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从制冷方面入手。

数据中心碳排放不断控制,PUE 值不断改善。 根据国家能源局 2020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每度电用煤 305.5 克,二氧化碳排放量按每吨标煤排放 2.7 吨二氧化碳来计算,2021 年全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 7830 万吨,2030 年预计排放约 1.5 亿吨二氧化碳。

量化指标评估数据中心能源效率。 为评价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目前广泛采用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 IT 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PUE 通常以年度为计量区间,其中数据中心总能耗包括 IT 设备能耗和制冷、配电等系统的能耗,其值大于 1,越接近 1 表明非 IT 设备耗能越少,即能效水平越好。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及服务器系统能耗占比较大。 数据中心的耗能部分主要包括 IT 设备、制冷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其他设施(包括安防设备、灭火、防水、传感器以及相关数据中心建筑的管理系统等)。整体来看,由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通信设备等所构成的 IT 设备系统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5%。其中服务器系统约占 50%,存储系统约占 35%,网络通信设备约占 15%。空调系统仍然是数据中心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环节,它所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0%。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分别占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 10%和 5%。

(三)温控系统持续优化,节能技术变革打开新机遇

温控系统多元化趋势,节能技术不断突破。 当前主流的制冷方式包括风冷、水冷、间接蒸发冷却和液冷技术,根据数据中心规模、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制冷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尤其是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成为研究重点。目前,数据中心空调制冷能效比的提升主要从液冷和自然冷源两方面入手。从制冷方式来看,风冷将逐渐被安装灵活、效率更高的液冷方式所取代。液冷技术目前应用于 5G 场景,通常对骨干网 OTN 设备、承载网设备以及 5G BBU 设备进行液冷,采用液冷技术可以通过液体将发热元件热量带走,实现服务器的自然散热,相互传统制冷方法,液冷技术更为高效节能。

冷却系统不断优化。 为了客观评价这些制冷技术以便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中国制冷学会数据中心冷却工作组研究认为:采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GCOP)作为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其中,GCOP 为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指标,用于评价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效。为数据中心总能耗,其中不仅包括数据中心市电供电量,也包括数据中心配置的发电机的供电量。为制冷系统能耗,包括机房外制冷系统的能耗,另外包括 UPS 供电的制冷风扇、关键泵以及设备机柜内风扇等制冷设备产生的能耗。

实际情况中,为了使能效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与可比较性。冷却工作组建议使用数据中心全年平均综合性能系统数的(GCOPA)指标和特定工况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GCOPS)作为评价标准。

冷却工作组根据上述标准针对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广东深圳、河北廊坊等地的高效数据中心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中心分布在不同建筑气候区,使用了不同系统形式和运行策略,例如高效末端、自然冷却、AI 控制的运行优化等。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建设新型数据中心制冷能耗较优。我国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效存在极大差异,提升我国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效意义较大,冷却系统仍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

数据中心容量不断扩充,中美两国贡献较多。 根据 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最新数据显示,由大型供应商运营的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已增至 700 家,而以关键 IT 负载衡量,美国占这些数据中心容量的 49%,中国是继美国之后对超大型数据中心容量贡献第二大的国家,占总量的 15%。其余的产能分布在亚太地区(13%)、EMEA 地区(19%)和加拿大/拉丁美洲(4%)。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翻一番用了五年时间,但容量翻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

空调系统建设成本较多。 根据IBM数据,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中空调系统的占比为16.7%。总体来说,2021 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总支出为 1850 亿美元,能源方面建设资本开支占较大份额,能源建设及利用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中心资本稳步增长,温控市场打开新空间。 根据 Synergy Research 的数据,2021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总支出(包括云/非云硬件和软件)为 1850 亿美元,公有云基础设施设备支出占比为 47%。面向硬件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合计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 77%。

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和网络安全占了其余部分。参照 2021 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增长 10%的现实,假设未来 4 年数据中心每年资本开支保持增长 10%,我国数据中心温控系统市场规模 2021 年为 301 亿元,可在 2025 年达到 441 亿元。

(一)英维克:打造温控全产业链,行业高景气领跑者受益

国内技术领先的精密温控龙头,聚焦精密温控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致力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物联网的基础架构及各种专业环境控制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东数西算”项目中提供节能技术。

公司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表现良好。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4.00 亿元,同比增长 17.10%,归母净利润 0.13 亿元,同比下降 59.26%,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2021 年英维克实现营业收入 22.28 亿元,同比增长 29.71%,自 2017 年以来 CAGR 达34.65%,主要是由于机房温控一些大项目验收确认,以及机柜温控节能产品收入增长。受益于整个行业的景气度,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增长 12.86%,自 2017 年以来 CAGR达 24.25%,主要源自数据中心及户外机柜空调业务的持续增长。

公司毛利率总体稳定,未来有望止跌回升。 2021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9.35%,同比下降9.50%,主要原因系上游原材料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净利率总体有所下降,销售净利率为 8.92%,同比下降 15.85%。随着公司持续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技术平台得到复用,规模效应愈发显著,公司未来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蒸发冷却、液冷技术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储备充足,产品系列覆盖全面。 目前国内数据中心温控方式仍然以风冷、冷冻水为主,由于热密度、耗能的提升,传统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散热方式逐渐从传统风冷模式发展到背板空调、液冷等新型散热方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呈现出冷却设备贴近服务器、核心发热设备的趋势,液冷、蒸发冷却技术优势明显。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提升核心竞争力,温控系统不断优化。 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虽然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和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公司始终坚持加大研发力度,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英维克作为细分行业龙头,及时捕捉市场发展动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公司产品线丰富,方案灵活凸显竞争优势。 英维克的机房温控节能产品主要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机房、高精度实验室等领域的房间级专用温控节能解决方案,用于对设备机房或实验室空间的精密温湿度和洁净度的控制调节。其中包括 CyberMate 机房专用空调实验室专用空调、iFreecooling 多联式泵循环自然冷却机组、XRow 列间空调、XFlex 模块化间接蒸发冷却机组、XStorm 直接蒸发式高效风墙冷却系统、XSpace 微模块数据中心、XRack 微模块机柜解决方案、XGlacier 液冷温控系统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的产品直接或通过系统集成商提供给数据中心业主、IDC 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历年来公司已为腾讯、阿里巴巴、秦淮数据、万国数据、数据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用户的大型数据中心提供了大量高效节能的制冷产品及系统。此外,英维克还提供机柜温控节能产品主要针对无线通信基站、储能电站、智能电网各级输配电设备柜、电动 汽车 充电桩、ETC 门架系统等户外机柜或集装箱的应用场合提供温控节能解决方案,以及用于智能制造设备的机柜温控产品。

(二)佳力图:运营商市场企稳互联网市场突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精密环境温控龙头,打造恒温恒湿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以及其他恒温恒湿等精密环境,公司客户涵盖政府部门以及通信、金融、互联网、医疗、轨道交通、航空、能源等众多行业。公司产品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等知名企业。目前,公司拥有精密空调设备、冷水机组两大类产品,十三个系列产品线,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的优势在行业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同时公司依托在环境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数据中心提供节能改造服务。

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净利润有所下滑。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1.22 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下降 36.68%,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2021 年佳力图实现营业收入 6.67 亿元,同比增长 6.68%,自 2017 年以来CAGR 达 9.73%,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下滑 26.35%,2021 年,公司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影响导致利润下滑,(1)南京疫情停工待产、限电限产、疫情延时交付验收的各种困难;(2)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机房空调市场竞争较激烈;(3)原材料价格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原材料成本占公司营业成本平均比例达 70%以上,是公司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铜、镀锌钢板在 2021 年度一直呈现上涨趋势,采购价格较 2020 年上涨了 20%-40%,导致公司成本呈现大比例增长。

图 17. 公司受多因素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单位:%)

公司精密环境领域产品丰富,技术先进。 公司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以及其他恒温恒湿等精密环境,公司客户涵盖政府部门以及通信、金融、互联网、医疗、轨道交通、航空、能源等众多行业。公司产品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等知名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精密空调设备、冷水机组两大类产品,十三个系列产品线,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的优势在行业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同时公司依托在环境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数据中心提供节能改造服务。

研发投入不断投入,空调效率持续提升。 虽然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和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公司始终保持加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行业专家等机构、人士的合作,推动尖端理论研究和实践,依托现有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节能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快机房智能节能管理系统的研制,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加强在空调换热器效率提升、供配电技术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实力,全面提升公司在机房环境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能力。

公司核心技术不断凸显。 2021 年末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有 36 项,同时有包含带封闭式高效冷却循环的通信模块、数据中心冷冻站集中控制系统、机房空调 VRF 系统、CPU 液冷技术、VRF 技术在机房空调领域的初级应用等 28 项在研项目。

(三)其他节能相关公司情况

申菱环境是国内提供人工环境调控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服务场景数值中心、电力、化工、能源、轨道交通、环保、军工等领域。产品主要可分为数据服务空调、工业空调、特种空调三部分。公司是华为数据服务空调的主要供应商,与华为存在多年合作关系。除了华为业务的快速增长,也获得了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认可。此外,申菱环境在储能方面也有布局。

依米康致力于在通信机房、数据中心、智慧建设以及能源管理领域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从硬件到软件,从室内精密空调到室外磁悬浮主机,从一体机和微模块到大型数据中心的设计、生产和运维服务,助力客户面对能源和生态挑战。公司信息数据领域的关键设备、智能工程、物联软件、智慧服务四大板块业务均可为数据中心产业链提供产品及服务。

高澜股份是国内领先的纯水冷却设备专业供应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及控制系统起家,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各个环节电力电子装置。2020 年以来,通过企业并购,其新能源 汽车 业务收入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新能源 汽车 电子制造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均大幅上涨,合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到 48.88%,首次超过纯水冷却设备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节能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导致供给端产能释放缓;

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

市场竞争加剧;

下游数据中心市场增速不及预期。

集约化网站群建设和单个门户网站建设的区别

首先你要什么是集约化网站群建设.
网站的集约化建设就是按照统j的全市政府部门网站的建设规范和服务指南,
开展网站的统一规划和建设,降低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运维成本,
使各部门可专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和网上政府服务的提供上,避免今后各部门网站在新建、
扩建中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导致的无法共享、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全市党政机关网站建设的统筹、科学、规范、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差不我就是建一幢楼,水,电,气,网,统一配备.协调管理.然后各部门各单位按条件,按规范入驻.
单个网站建设这就不必解释了.
--------------卡木科技客服

山西国企“六定”改革系列—定机构:如何优化国企的组织机构建设

中天华溥祖雪梅:山西国企“六定”改革系列——定机构:如何优化国企的组织机构建设

作者:中天华溥高级项目经理 祖雪梅

一、关于“定机构”政策梳理

1.省属企业:要求实行“小总部”“大部制”管理,规范省属企业总部机构的名称、严控集团机构数量和人员。要实施标准化扁平化管理,推行企业管理标准化,实行建标对标达标,推进企业瘦身健体,减少管理层级,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到2020年底,省属集团总部机构数量减少约35%,内设机构数量减少约50%。

2.市、区属企业:要求推行“扁平化、小机关、大基层”管理,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对行政、财务、人力、采购等工作实施集中管理。结合企业功能类别、资产规模、人员总量、管理幅度、管理层级、发展 历史 ,综合确定企业内设机构数量配置上限,严控内设机构数量。机构编制数量应向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机构倾斜,企业内设机构不再使用“处”“科”等行政性名称,一般称谓为“办”“室”“部”“中心”,到2020年底,市属、区属企业内设机构数量降低35%,其中,内设机构大于10个的,内设机构压缩50%以上,最多不超过8个,内设机构小于10个的,内设机构压缩30%左右,最多不超过5个。

3.山西某省属企业集团下发至基层单位的改革要求:要精简高效设置机构,结合集团战略规划、业务结构、管控模式,合理设置机关内设机构,减少部门重叠和职能交叉,实施“小机关、大部制”管理,推行扁平化管理。按照现代企业治理要求,淡化行政色彩。取消二级内设机构,机构编制向安全生产、成本管控方面倾斜等。

从上述各级政策梳理来看,山西省属、市属、区属企业以及企业集团所属基层单位对“定机构”政策在思想上上下贯通、行动上步调一致、认识上高度统一,全面推动着机构改革工作的高效落实。

二、“机构”如何“定”?

“定机构”实际上就是优化企业的组织机构,使组织机构具有精简高效、灵活反应的能力。众所周知,组织机构是企业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用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也是一个企业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是企业制度的骨架,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谈到国企的组织机构,很多人大部分印象是“机构臃肿、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次山西省“六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从“定机构”开始,从政策要求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次定机构的基调是要“瘦身健体”,那么企业如何精简高效设置机构,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思考和操作方式呢?

1.“定机构”的前提基础

在过往的管理咨询实践当中,机构的精简与优化首先应围绕集团与分子公司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从管理层次、管理幅度、职能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组织诊断工作。充分理清问题、确定总部以及分子公司之间的管理权责定位,结合政策要求,系统的开展组织机构优化工作,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

在机构优化过程中,应考虑好组织的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确保机构设置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实现各业务板块之间协调发展,促进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集团总部要加强宏观管控,自上而下做好组织架构的规划设计、统筹推进,确保各业务板块机构设置规范。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度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稳定目前的经营生产管理活动,设置的组织机构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能够将旧的机构平稳过渡到新的机构,人员的岗位调整能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的部门和岗位,不适应的原有岗位人员能平稳的分流等等。

2.“定机构”常见的几种操作方法

①通过优化总部功能定位,精简组织机构:企业集团可以根据总部功能定位、管控方式的转变,对组织机构进行相应优化调整。例如,企业如果将战略管理职能作为集团总部的首要功能定位。那么,企业的管控模式就会以战略管控为主来推进业务分类管控,在统一战略方向的前提下,企业应加大对基层授权力度,并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管控,同时,更加注重对基层和业务一线的支持与服务,围绕业务发展需要,整合优化总部机构设置。

在央企改革典型案例实践中,中国联通就是通过优化总部功能定位来精简总部机构和职能。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中国联通在总部机构优化时,首先基于“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客户、一切为了一线、一切为了市场)理念,调整总部的功能定位。集团总部负责战略管控、集约运营和支撑响应,打造“小管理、大操作、强协同”的组织架构,建立面向客户与市场、为一线提供服务的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

其次,是做好业务区隔与分类管控,将基础业务和创新业务进行区隔。例如,对基础业务(4G业务、固网宽带等)进行压缩管理层级,严控管理部门和人员编制数量。在完善责权利对等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授权,推进末梢综合化,将资源下沉到综合网格,赋予“划小承包”改革后的小CEO用人权、考核分配权和资源配置权,并加强对一线的服务支撑,使管理部门与业务一线利益一致。对创新业务(智慧沃家、物联网、金融支付等)深入推进市场化,通过设立子公司、业务单元等不同形式开展创新业务,实行去行政化运作、市场化结算,并匹配相应的激励约束和评估退出机制,不断搞活机制,激发活力。

在集团功能定位和管控方式转变之后,中国联通强化资源共享和能力复用,按照基层综合化、上层集约化的思路调整总部机构。市场线方面,强化大市场统筹体系,由市场部统筹协调市场前端相关管理部门,形成面向客户的服务合力;支撑线方面,在运维、建设、IT支撑和物资采购等领域实行集约化运营,提升生产效率;职能线方面,设置综合部、人资部、财务部、审计部、法律部、党群部、纪检、工会等部门。此外,将管理部门与从事销售或生产操作职能为主、能够量化考核与清晰核算的生产单位(例如电子渠道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等)进行分离。

②通过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精简组织机构:共享服务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适用于比较大型的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一般情况下,集团化、国际化的企业规模大、业务广,集团总部、分子公司相互之间相对独立,易于形成信息孤岛,同时存在综合资源利用效率底下以及集团管控力度较弱等问题。而共享服务就是将集团范围内分散在各分子公司、业务单元相同的、重复的职能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运作部门,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向各分子公司、业务单元或部门提供统一、专业、标准化服务的运作模式。以达到规模经济、协同增效和成本节约,如今已从最初的财务领域逐步推广到人力资源、采购、IT、客户服务、法务和研发等业务领域。

例如,中国规模最大的通信设备公司中兴通讯就是在财务领域上率先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取消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部,将成员单位的日常报销、审核、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职能剥离出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时分子公司的相应财务岗位也被取消。在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设计上,中兴通讯展现了集中的设计理念:就是把四散在各个地方的财务人力资源聚集在一起,统一调度;打破原来财务组织框架中一个成员单位一个财务组织的局限,建立了一个集成的财务基础服务型团队,减去了业务流程中的组织机构及人员数量。

再比如,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化的海尔集团公司,建立了全球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在组织设置上,打破了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推行以内部“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对组织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把原来隶属于每个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独立经营的商流推进部、物流推进部、资金推进部,实行全集团范围内统一管理;把人力资源开发、技术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等职能管理部门从各事业本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经营的服务公司。整合后的流程相当于把原来各事业部一些类似的企业活动变成共享的服务中心。例如,物流推进本部成立后,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统一整合,成立独立运作的专业物流公司。集团所有的产品零配件及包装原材料采购都由一个采购部门负责,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实施高度集中的全球化统一采购,实现了机构的瘦身、成本的节约和采购资源高度共享。

③将职能相近或工作相关性较高的任务合并,精简组织机构:其方式是减少组织运营成本达到机构精简最直接的方式,但必须要全面梳理业务和管理条线的工作流程,将职能相近以及工作相关性较高的任务进行合并,从而精简组织机构。例如,中石油在机构优化过程中,通过梳理、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相同和相近职能、职责,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加强工作协同,提升了组织运行效率。具体措施:合并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安全环保与节能部,设立质量安全环保部,形成集中统一、配套管控的质量、计量、安全、环保、节能管理体系;将标准化职能纳入 科技 管理部,推动 科技 成果有效转化;撤销装备制造分公司,其承担的装备管理职能纳入物资采购管理部;优化监督资源,建立完善联合监督机制,理顺分散的发展战略研究和软科学研究职能等等。

④通过“一个机构、多个牌子”的机构设置模式,精简组织机构:例如将审计、法务、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其合署办公不仅是目前国有企业常见做法,也是整合了企业的监督力量。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追责是内部审计、法务与纪检监察工作职责的共通原则,只是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单独行使职能并不能收到理想的监督效果,如果将其有效融合,聚焦发力,可以更有利于加强企业监督控制,促进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用的提升,同时精简组织机构。

当然,机构精简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企业在优化的过程中也会组合操作,但重要的是要经过深入的分析、应贴合企业实际。从组织设计与变革的角度来讲,机构的精简是手段,组织高效是目的。精简是为了高效,高效也要求精简;精简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效,高效的组织运行又一定符合机构精简的原则。因此,参与“六定”改革的企业在“定机构”过程中,应正确理解精简与高效的关系,结合企业实际精简高效设置机构,杜绝为了精简而精简,避免不加分析的简单撤并与组合,这不仅会破坏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力,还会造成组织的频繁变动和资源的浪费。

作者:祖雪梅 中天华溥高级项目经理。4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曾在华润万家等知名企业拥有5年以上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理论功底扎实,拥有多家国内大型国有企业的咨询管理经验,擅长领域为人力资源的全模块管理。曾服务的典型客户及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基于“积分制”考核的班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咨询项目)、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咨询项目)、广西投资集团方元电力有限公司(战略、管控、组织与薪酬绩效管理项目)、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组织、流程、绩效管理优化项目)、国网河南经研院(能力素质模型建构及队伍能力提升规划研究项目)、山东金桥集团(全面管理提升项目)、湖南永州公交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战略落地指标体系构建项目)、泰山电力有限公司(组织架构、薪酬与绩效体系设计管理咨询项目)等。

关于it运维集约化和it运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it运维集约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it运维、it运维集约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app性能测试工具(app性能测试软件)
下一篇:因运维导致的宕机事件(什么是宕机故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