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测试(linux性能测试有关)

来源网友投稿 900 2023-02-13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睿象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inux性能测试,以及linux性能测试有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linux性能测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linux性能测试有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linux性能调优都有哪几种方法?

1、为磁盘I/O调整Linux内核电梯算法
在选择文件系统后,有一些内核和挂载选项可能会影响到它的性能表现,其中一个内核设置是电梯算法,通过此算法,系统可以平衡低延迟需求,收集足够的数据,从而有效地组织对磁盘的读和写请求。
2、禁用不必要的守护进程
服务器上有很多守护进程或服务不是必需的,这些服务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消耗了一定的内存和CPU,因此,需要将它们从服务器移除,这一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快启动时间,释放内存。
3、关掉GUI
一般来说,Linux服务器是不需要GUI的,所以管理任务都可以在命令行下完成,因此最好关掉GUI。
4、清理不需要的模块或功能
在服务器软件包中有太多被启动的功能或模块实际上是不需要的,仔细看看Apache配置文件,确定FrontPage支持或其它额外的模块是否真的要用到,如果不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从服务器禁用掉,这样有助于提高系统内存可用量,腾出更多资源给那些真正需要的软件,让它们运行得更快。
5、禁用控制面板
在Linux中,有许多流行的控制面板,如Cpanel,Plesk,Webmin和phpMyAdmin等,但是,禁用掉这些软件包可以释放出大约120MB内存,它们可以通过PHP脚本(尽管有些不安全),或命令行命令启用,这样做后,内存使用量大约可以下降30-40%。
6、改善Linux Exim服务器性能
7、使用AES256增强gpg文件加密安全
为了提高备份文件或敏感信息的安全,许多Linux系统管理员都会使用gpg进行加密,它是一个开放的加密算法,没有什么比它更安全的了。
8、远程备份服务安全
安全是选择远程备份服务最重要的因素,大多数系统管理员都害怕两件事:(黑客)可以删除备份文件,不能从备份恢复系统。为了保证备份文件100%的安全,备份服务公司提供远程备份服务器,使用scp脚本或RSYNC通过SSH传输数据,这样,没有人可以直接进入和访问远程系统,因此,也没有人可以从备份服务删除数据。在选择远程备份服务提供商时,最好从多个方面了解其服务强壮性,如果可以,可以亲自测试一下。

怎样分析linux的性能指标

LR
监控
UNIX/Linux
系统方法
一、准备工作:
1.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验证服务器上是否配置
rstatd
守护程序:
①使用
rup
命令,它用于报告计算机的各种统计信息,其中就包括
rstatd
的配置信息。使用命

rup
10.130.61.203,
此处
10.130.61.203
是要监视的
linux/Unix
服务器的
IP
,如果该命令返回相关的
统计信息。则表示已经配置并且激活了
rstatd
守护进程;若未返回有意义的统计信息,或者出现一
条错误报告,则表示
rstatd
守护进程尚未被配置或有问题。
②使用
find
命令
#find / -name rpc.rstatd,
该命令用于查找系统中是否存在
rpc.rstatd
文件,如果没有,说明系统没
有安装
rstatd
守护程序。
2

linux
需要下载
3
个包:

1

rpc.rstatd-4.0.1.tar.gz

2

rsh-0.17-14.i386.rpm

3

rsh-server-0.17-14.i386.rpm
3
.下载并安装
rstatd
如果服务器上没有安装
rstatd
程序(一般来说
LINUX
都没有安装)
,需要下载一个包才有这个服

,




rpc.rstatd-4.0.1.tar.gz.






,




,





rstatd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rstatd
这个地址下载)下载后,开始安装,安装步骤如下:
tar -xzvf rpc.rstatd-4.0.1.tar.gz
cd rpc.rstatd-4.0.1/
./configure
—配置操作
make
—进行编译
make install
—开始安装
rpc.rstatd
—启动
rstatd
进程

rpcinfo -p
”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是否已经启动了
rstatd
守护进程
只要保证
Linux
机器上的进程里有
rstatd

xinetd
这二个服务就可以用
LR
去监视了,通过以下
两点可以检查是否启动:
1
)检查是否启动
: rsh server
监听的
TCP

514

[root@mg04 root]# netstat -an |grep 514
tcp 0 0 0.0.0.0:514 0.0.0.0:* LISTEN
如果能看到
514
在监听说明
rsh
服务器已经启动。
2
)检查是否启动
: rstatd
输入命令
: rpcinfo -p
如果能看到类似如下信息:
程序版本协议端口
100001
5
udp
937
rstatd
100001
4
udp
937
rstatd
100001
3
udp
937
rstatd
100001
2
udp
937
rstatd
100001
1
udp
937
rstatd
那就说明
rstatd
服务启动了
,(
当然这里也可以用
ps ax
代替
)
4
.安装
rsh

rsh-server
两个服务包方法
a.
卸载
rsh
# rpm

q
rsh----------
查看版本号
# rpm
-e
版本号
---------
卸载该版本。
b
.安装
# rpm

ivh rsh-0.17-14.i386.rpm rsh-server-0.17-14.i386.rpm
在启动
rpc.rstatd
时,
会报错

Cannot register service: RPC: Unable to receive; errno = Ction refused


解决方法如下:
# /etc/init.d/portmap start
# /etc/init.d/nfs start
然后再次启动
rpc.rstatd
就好了。
5
.安装
xinetd
方法:
①查看
xinetd
服务:
[root@localhost ~]# rpm -q xinetd
xinetd-2.3.14-10.el5
②安装
xinetd
服务: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xinetd
如果安装不起
xinetd
服务,执行下列操作命令后再次执行
yum install xinetd
命令进行安装: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
header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及旧的
headers

6
.启动
xinetd
服务:
在有的系统中,通过如下命令重启:
# service xinetd reload
# /sbin/service xinetd rstart

suse linux
中如下操作:
c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2

安装完成后配置
rstatd
目标守护进程
xinetd,
它的主配置文件是
/etc/xinetd.conf ,
它里面内容是
一些如下的基本信息:
#
# xinetd.conf
#
# Copyright (c) 1998-2001 SuSE GmbH Nuernberg, Germany.
# Copyright (c) 2002 SuSE Linux AG, Nuernberg, Germany.
#
defaults
{
log_type
= FILE /var/log/xinetd.log
log_on_success = HOST EXIT DURATION
log_on_failure = HOST ATTEMPT
#
only_from
= localhost
instances
= 30
cps
= 50 10
#
# The specification of an interface is interesting, if we are on a firewall.
# For example, if you only want to provide services from an internal
# network interface, you may specify your internal interfaces IP-Address.
#
#
interface
= 127.0.0.1
}
includedir /etc/xinetd.d
我们这里需要修改的是
/etc/xinetd.d/
下的三个
conf
文件
rlogin
,rsh,rexec
这三个配置文件
,
打这
三个文件里的
disable = yes
都改成
disable = no ( disabled
用在默认的
{}
中禁止服务
)
或是把
# default:
off
都设置成
on
这个的意思就是在
xinetd
启动的时候默认都启动上面的三个服务
!
说明:我自己在配置时,没有
disable = yes
这项,我就将
# default: off
改为:
default: on
,重启后
(c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通过
netstat -an |grep 514
查看,没有返回。然后,我就手动在三个文
件中最后一行加入
disable
=
no
,再重启
xinetd
,再使用
netstat
-an
|grep
514
查看,得到
tcp
0
0
0.0.0.0:514 0.0.0.0:* LISTEN
结果,表明
rsh
服务器已经启动。
看到网上有的地方说使用如下命令:
# service xinetd reload
# /sbin/service xinetd rstart
不知道是在什么系统用的。
二、监控
linux
资源:

controller
中,将
System resource Graphs
中的
Unix resources
拖到右侧的监控区域中,并单击
鼠标右键选择“
Add
Measurements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被监控的
linux
系统的
IP
地址,然后选
择需要监控的性能指标,并点击“确定”
,出现如下结果:
Monitor name :UNIX Resources. Cannot initialize the monitoring on 10.10.15.62.
Error while creating the RPC client. Ensure that the machine can be connected and that it runs the
rstat daemon (use rpcinfo utility for this verification).
Detailed error: RPC: Failed to create RPC client.
RPC-TCP: Failed to establish RPC server address.
RPC-TCP: Fail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ortmapper on host '10.10.15.62'.
RPC: RPC call failed.
RPC-TCP: recv()/recvfrom() failed.
RPC-TCP: Timeout reached. (entry point: CFactory::Initialize). [MsgId: MMSG-47190]
检查原因,发现是
Linux
系统中的防火墙开启了并且阻挡了
LoadRunner
监控
Linux
系统的资源,
因此要将防火墙关闭。
关闭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etc/init.d/iptables stop;
三、监控
UNIX
lr
监控
UNIX

UNIX
先启动一
rstatd
服务
以下是在
IBM AIX
系统中启动
rstatd
服务的方法:
1
.使用
telnet

root
用户的身份登录入
AIX
系统
2
.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
vi /etc/inetd.conf
3
.查找
rstatd
,找到
#rstatd
sunrpc_udp
udp
wait
root /usr/sbin/rpc.rstatd rstatd 100001 1-3
4
、将
#
去掉
5

:wq
保存修改结果
6
、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refresh

s inetd
重新启动服务。
这样使用
loadrunner
就可以监视
AIX
系统的性能情况了。
注:在
HP UNIX
系统上编辑完
inetd.conf
后,重启
inetd
服务需要输入
inetd -c
UNIX
上也可以用
rup
命令查看
rstatd
程序是否被配置并激活

rstatd
程序已经运行,
重启时,
先查看进程
ps -ef |grep inet

然后杀掉进程,

refresh

s inetd
进行重启。

如何使用Nmon监控Linux系统性能

用Nmon监控Linux系统性能的方法请参见下面介绍(配图):
1、安装Nmon
2、一旦安装完成,则可以通过在终端执行 nmon 命令启动它。
Nmon命令执行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如下输出:
3、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Nmon 命令行工具是一个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大家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键盘快捷键来查看相关统计信息。
q : 停止并退出Nmon
h : 查看帮助信息
c : 查看 CPU 统计信息
m : 查看内存统计信息
d : 查看磁盘统计信息
k : 查看内核统计信息
n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N : 查看 NFS 统计信息
j : 查看文件系统统计信息
t : 查看 Top 进程统计信息
V : 查看虚拟内存统计信息
v : 详细输出模式
4、查看 CPU 统计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 CPU 性能信息,可以直接按 c 键:
5、查看 Top 进程统计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 Top 进程统计信息,可以直接按 t 键:
6、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网络统计信息,可以直接按 n 键:
7、磁盘I/O图
使用 d 键可以查看磁盘统计信息:
8、查看内核统计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内核统计信息,可以直接按 k 键:
9、获取系统信息
如果要查看 Linux 的系统信息,如:系统架构、操作系统版本、Linux 版本则可以使用 r 键,这对系统管理员非常有用。
以上是基础使用方法。下面再补充一些命令和方法:
1、启动
打开nmon所在的目录:cd /usr/local/nmon修改启动文件的访问权限:chmod 755 nmon_x86_rhel52启动nmon:./nmon_x86_rhel52如果要采样nmon的数据保存成文件,可以./nmon_x86_rhel52 -fT -s 30 -c 120其中30表示每隔30秒nmon取一次系统性能数据,120表示取120次;这样nmon将会在运行开始算起连续取得30sX120=60分钟,可根据实际需要时间调整;当运行以上命令后该目录下会生成一个.nmon文件,该文件会根据间隔时间被写入性能数据,当一段时间后再查看该文件,文件字节变大
利用nmonanalyser分析.nmon文件
当测试结束的同时ftp到服务器上将.nmon文件get下来,打开nmon_analyser.zip 包下的nmon analyser v338.xls 文件,点击Analyse nomn data按钮,选择之前get来下的.nmon文件。(如果报告以下宏的安全级别太高错误,则在“工具 -- 宏 --安全性”里把级别调低,然后重新打开 nmon analyser v338.xls 文件)待分析结束后会生成性能分析结果文件(文件格式为.xls,其中包括CPU,IO,内存等性能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中有很多数据和图形,简要介绍主要的性能参数图像
4.1 系统汇总(对应excel标签的‘SYS_SUMM’)蓝线为cpu占有率变化情况;粉线为磁盘IO的变化情况;
4.2磁盘读写情况汇总(对应excel标签的‘DISK_SUMM’)蓝色为磁盘读的速率KB/sec紫色为磁盘写的速率KB/sec
4.3内存情况汇总(对应excel标签的‘MEM’)曲线表示内存剩余量(MB)分析数据得到的报告文件(.xls)中包含很多性能分析结果数据,根据自己的需要查看。
2、nmon运行本身就消耗系统资源的;另外如果取到.nmon文件后确定不再需要nmon继续收集信息则应kill掉nmon;命令:
ps -A | grep nmon #得到pid
kill -9 pid
suse10 enterprise sp2:
nmon_x86_rhel3
使用对应的操作系统文件:chmod +x nmon_x86_ubuntu810mv nmon_x86_ubuntu810 /usr/local/bin/nmon
对于 Debian 还要做以下操作(不做也同样能运行):apt-get install lsb-releaselsb_release -d | sed 's/Description:\t//' /etc/debian_release
然后直接运行 nmon 即可。
采集数据并生成报表:采集数据:nmon -s10 -c60 -f -m /home/
参数解释:-s10 每 10 秒采集一次数据。-c60 采集 60 次,即为采集十分钟的数据。-f 生成的数据文件名中包含文件创建的时间。-m 生成的数据文件的存放目录。
这样就会生成一个 nmon 文件,并每十秒更新一次,直到十分钟后。生成的文件名如: hostname_090824_1306.nmon ,"hostname" 是这台主机的主机名。

Linux日志式文件系统面面观

文件系统是用来管理和组织保存在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的系统软件,其实现了数据完整性的保 证,也就是保证写入磁盘的数据和随后读出的内容的一致性。除了保存以文件方式存储的数据以外,一个文件系统同样存储和管理关于文件和文件系统自身的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日期时间、属主、访问权限、文件大小和存储位置等等)。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元数据(metadata)。

由于为了避免磁盘访问瓶颈效应,一般文件系统大都以异步方式工作,因此如果磁盘操作被突然中断可能导致数据被丢失。例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当你处理一个在linux的ext2文件系统上的文档,突然机器崩溃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这几种可能:

*当你保存文件以后,系统崩溃。这是最好的情况,你不会丢失任何信息。只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继续工作。

*在你保存文件之前系统崩溃。你会丢失你所有的工作内容,但是老版本的文档还会存在。

*当正在将保存的文档写入磁盘时系统崩溃。这是最糟的情况:新版文件覆盖了旧版本的文件。这样磁盘上只剩下一个部分新部分旧的文件。如果文件是二进制文件那么就会出现不能打开文件的情况,因为其文件格式和应用所期待的不同。

在最后这种情况下,如果系统崩溃是发生在驱动器正在写入元数据时,那么情况可能更糟。这时候就是文件系统发生了损坏,你可能会丢失整个目录或者整个磁盘分区的数据。

linux标准文件系统(ext2fs)在重新启动时会通过调用文件扫描工具fsck试图恢复损坏的元数据信息。由于ext2文件系统保存有冗余的关键元数据信息的备份,因此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出现数据完全丢失。系统会计算出被损坏的数据的位置,然后或者是通过恢复冗余的元数据信息,或者是直接删除被损坏或是元数据信息损毁的文件。

很明显,要检测的文件系统越大,检测过程费时就越长。对于有几十个G大小的分区,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来进行检测。由于Linux开始用于大型服务器中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因此就越来越不能容忍长时间的当机时间。这就需要更复杂和精巧的文件系统来替代ext2。

因此就出现了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ling filesystems)来满足这样的需求。

什么是日志式文件系统

这里仅仅对日志式文件系统进行简单的说明。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信息请参考文章日志式文件系统,或者是日志式文件系统介绍。

大多数现代文件系统都使用了来自于数据库系统中为了提高崩溃恢复能力而开发的日志技术。磁盘事务在被真正写入到磁盘的最终位置以前首先按照顺序方式写入磁盘中日志区(或是log区)的特定位置。

根据日志文件系统实现技术的不同,写入日志区的信息是不完全一样的。某些实现技术仅仅写文件系统元数据,而其他则会记录所有的写操作到日志中。

现在,如果崩溃发生在日志内容被写入之前发生,那么原始数据仍然在磁盘上,丢失的仅仅是最新的更新内容。如果当崩溃发生在真正的写操作时(也就是日志内容已经更新),日志文件系统的日志内容则会显示进行了哪些操作。因此当系统重启时,它能轻易根据日志内容,很快地恢复被破坏的更新。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会得到完整的数据,不会出现损坏的分区的情况。由于恢复过程根据日志进行,因此整个过程会非常快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日志文件系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使用文件扫描工具fsck了。随机发生的文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错误是根据日志是无法恢复的,必须借助于fsck工具。

目前Linux环境下的日志文件系统

在下面的内容里将讨论三种日志文件系统:第一种是ext3,由Linux内核Stephen Tweedie开发。ext3是通过向ext2文件系统上添加日志功能来实现的,目前是redhat7.2的默认文件系统;Namesys开发的ReiserFs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下载,目前Mandrake8.1采用该日志式文件系统。SGI在2001年三月发布了XFS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在 oss.sgi.com/projects/xfs/下载。下面将对这三种日志文件系统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检测和性能测试。

安装ext3

关于ext3文件系统技术方面的问题请参考Dr. Stephen Tweedie的论文和访谈。ext3日志式文件系统直接来自于其祖先ext2文件系统。其具有完全向后兼容的关键特性,实际上其仅仅是在ext2日志式文件系统上添加了日志功能。其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现代文件系统所具有的能提高文件数据处理速度和解压的高性能。

ext3从 2.2.19开始是作为一个补丁方式存在的。如果希望对内核添加对ext3文件系统的支持,就需要使用补丁,可以得到补丁程序,一共需要如下文件:

* ext3-0.0.7a.tar.bz2:内核补丁

* e2fsprogs-1.21-WIP-0601.tar.bz2 支持ext3的e2fsprogs程序套件

拷贝linux-2.2.19.tar.bz2和ext3-0.0.7a.tar.bz2到/usr/src目录下,进行解压:

mv linux linux-old

tar -Ixvf linux-2.2.19.tar.bz2

tar -Ixvf ext3-0.0.7a.tar.bz2

cd linux

cat ../ext3-0.0.7a/linux-2.2.19.kdb.diff | patch -sp1

cat ../ext3-0.0.7a/linux-2.2.19.ext3.diff | patch -sp1

首先对内核添加SGI的kdb内核调试器补丁,第二个是ext3文件系统补丁。下来就需要配置内核,对文件系统部分的"Enable Second extended fs development code"回答Yes。然后编译。

内核编译安装以后,需要安装e2fsprogs软件套件:

tar -Ixvf e2fsprogs-1.21-WIP-0601.tar.bz2

cd e2fsprogs-1.21

./configure

make

make check

make install

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分区上创建一个ext3文件系统,使用新内核重新启动,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创建新的日志文件系统或者对一个已有的ext2文件系统升级到ext3日志文件系统。

对于需要创建新ext3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只需要使用安装的e2fsprogs软件包中的mke2fs命令加-f参数就可以创建新的ext3文件系统:

mke2fs -j /dev/xxx

这里/dev/xxx是希望创建ext3文件系统的新分区。-j参数表示创建ext3而不是ext2文件系统。可以使用参数"-Jsize="来指定希望的日志区大小(n单位为M)。

升级一个已有的ext2,使用tune2fs就可以了:

tune2fs -j /dev/xxx

你可以对正在加载的文件系统和没有加载的文件系统进行升级操作。如果当前文件系统正在被加载,则文件.journal会在文件系统加载点的所在目录被创建。如果是升级一个当时没有加载的文件系统,则使用隐含的系统inode来记录日志,这时候文件系统的所有内容都会被保留不被破坏。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加载ext3文件系统:

mount -t ext3 /dev/xxx /mount_dir

由于ext3实际上是带有日志功能的ext2文件系统 ,因此一个ext3文件系统可以以ext2的方式被加载。

安装XFS文件系统

如果需要从技术方面了解XFS文件系统,请参考SGI的XFS文件系统和SGI信息页面。也可以参考FAQ。

XFS是一个SGI开发的linux环境下的日志文件系统,它是一个成熟的技术,最初是使用在IRIX系统上的文件系统。XFS遵循GPL版权申明。目前xfs文件系统最新版本是1.02。下载得到对内核xfs文件系统支持补丁或者直接下载RPM包方式的内核,下面我们就以补丁方式说明如何对2.4.14内核使用xfs。首先下载如下内容

patch-2.4.14-xfs-1.0.2.bz2

patch-2.4.14-xfs-1.0.2-kdb.bz2

拷贝Linux内核linux-2.4.2.tar.bz2到 /usr/src目录下,修改老的内核目录名,然后解压新内核:

mv linux linux-old

tar -Ixf inux-2.4.2.tar.bz2

拷贝每个每个补丁到内核源码目录下(例如:/usr/src/linux),并打补丁:

zcat patch-2.4.14-xfs-1.0.2.bz2 | patch -p1

zcat patch-2.4.14-xfs-1.0.2-kdb.bz2 | patch -p1

然后配置内核,打开文件系统部分的内核选项:"XFS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XFS_FS)和"Page Buffer support" (CONFIG_PAGE_BUF)。同时需要升级下面这些系统工具到下面或更高的版本:

modutils-2.4.0

autoconf-2.13

e2fsprogs-devel-1.18

安装新内核并重启服务器。

然后下载xfs工具。这个软件包包括下面的命令来处理文件系统,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该软件包::

tar -zxf xfsprogs-1.2.0.src.tar.gz

cd xfsprogs-1.2.0

make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这些命令以后,就可以创建新的XFS文件系统:

mkfs -t xfs /dev/xxx

如果xxx是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系统,那么就需要使用"-f"参数来创建新分区,但是记得这将会破坏该分区的所有数据。

mkfs -t xfs -f /dev/xxx

创建以后就可以使用基于下面的命令加载新文件系统:

mount -t xfs /dev/xxx /mount_dir

安装ReiserFS文件系统

如果希望更多地从技术方面了解reiserFS文件系统,请参考NAMESYS和FAQ。

ReiserFS文件系统从2.4.1-pre4开始就是Linux内核的正式支持的文件系统了。为了使用reiserFS文件系统那你首先需要在系统上安装文件系统支持工具(如:创建ReiserFS文件系统的mkreiserfs工具)。最新的ReiserFS文件系统版本可以以补丁的方式添加到2.2.x或者2.4.x内核中。这里我们以2.2.19为例:

第一步,首先下在内核源码,并下在ReiserFS文件系统的2.2.19补丁 ,目前补丁最新版本是linux-2.2.19-reiserfs-3.5.34-patch.bz2。同时应该下载工具软件包:reiserfsprogs-3.x.0j.tar.gz。

然后解压内核源码和补丁包到/usr/src中:

tar -Ixf linux-2.2.19.tar.bz2

bzcat linux-2.2.19-reiserfs-3.5.34-patch.bz2 | patch -p0

编译内核支持reiserfs,安装内核。然后安装文件系统工具软件:

cd /usr/src/linux/fs/reiserfs/utils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新内核并重新启动。现在就可以创建新的'reiserfs文件系统,并加载:

mkreiserfs /dev/xxxx

mount -t reiserfs /dev/xxx /mount_dir

文件系统性能测试

测试环境使用的计算机环境如下:Pentium III - 16 Mb RAM - 2 Gb HD,操作系统为RedHat6.2。所有的文件系统都能正常工作,所以就进行benchmark分析来对它们进行性能比较。首先我直接拔掉系统电源以模拟系统掉电情况,以测试日志文件系统恢复过程。所有的文件系统都成功地经过了文件扫描检测阶段,在数秒以后系统都经过了扫描然后正常启动了系统。

下一步就采用了bonnie++性能测试程序进行测试,这个程序对一个文件进行数据库类型的访问,进行了创建、读和删除小文件,这些操作对于Squid、INN或者Maildir格式的邮件服务器程序(qmail)是最常见的操作。性能测试命令为:

bonnie++ -d/work1 -s10 -r4 -u0

其对加载在/work1目录下的文件系统进行了10Mb(-s10)的测试。因此在执行测试之前必须创建适当类型的文件系统并加载到目录/work1下。其他的参数指定内存大小(-r4)的M数,和以root身份运行测试程序,测试结果如下:

每种测试都有两组数据:文件系统速度(K/sec)和CPU占用率(%CPU)。速度越高,文件系统越好。而对于CPU率来说,数字越小性能越好。可以看到Reiserfs文件系统在文件操作方面(Sequential Create和Random Create部分的) 的性能最好,超出其他文件系统10倍之多。在其他方面(Sequential Output和Sequential Input)则和其他文件系统性能不相上下。对于其他文件系统则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XFS性能接近ext2文件系统,ext3文件系统则比ext2要稍微慢上一些(因为记录日志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 最后使用从得到的性能测试程序mongo,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以对三种日志文件系统进行测试。这里在mongo.pl程序中添加了添加了加载xfs和ext3文件系统的命令,并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就开始性能测试分析。 该脚本格式划分区/dev/xxxx,加载其并在每个阶段运行指定数目的进程:创建、拷贝、符号连接处理、读、显示文件状态信息、重命名和删除文件。同时,该程序在创建和拷贝阶段以后会计算分段数(fragmentation)。

Fragm = number_of_fragments / number_of_files

可以在结果文件中得到同样的测试比较结果:

log - 原始结果

log.tbl - 比较程序的输出结果

log_table - 表格式的结果

下面的命令进行测试:

mongo.pl ext3 /dev/hda3 /work1 logext3 1

如果要测试其他文件系统,就需要把上面命令的参数中的ext3修改为reiserfs或xfs。其他参数分别为要加载的分区,加载路径,保存测试结果的文件名及启动的进程数。

下面的表格是测试结果。数据单位为秒。值越低性能越好。第一个表格测试使用的数据块大小为100字节,第二个表格为1000字节,最后一个为10000字节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ext3在状态删除和重命名方面要性能更好一些,而ReiserFS文件系统在文件创建和拷贝性能表现更出色。同时也可以看到reiserFS正如其技术文档提到的其在小文件处理方面性能相当出色。

结论

目前Linux至少有两个健壮可靠的日志文件系统可供选择(XFS和reiserFS),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Mandrake8.1就默认支持reiserFS文件系统。

从性能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到,reiserFS是最好的选择。

运维的运维工程师使用的平台、工具

运维工程师使用的运维平台和工具包括: Web服务器:apache、tomcat、nginx、lighttpd 监控:nagios、ganglia、cacti、zabbix 自动部署:ansible、sshpt 配置管理:puppet、cfengine 负载均衡:lvs、haproxy 传输工具:scribe、flume 备份工具:rsync、wget 数据库:mysql、oracle、sqlserver 分布式平台:hdfs、mapreduce、spark、storm、hive 分布式数据库:hbase、cassandra、redis、MongoDB 容器:lxc、docker 虚拟化:openstack、xen、kvm 安全:kerberos、selinux、acl、iptables 问题追查:netstat、top、tcpdump、last 广义上所有开源的软件都是运维工程师会使用到的平台和工具,同时也包括运维各个技术方向上自行研发的各类平台。

linux系统上有没有什么跑分工具?

有的,UNIXBENCH是linux、unix测试系统基准性能的经典工具,UNIXBENCH测试包含了系统调用、读写、进程、2D、3D、管道、运算、C库等系统基准性能,它的优点在于提供了对系统性能的一种评价体系,为系统评分,如此方便对系统作对比测试;但UNIXBENCH在网络性能测试欠缺。 关于linux性能测试和linux性能测试有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linux性能测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linux性能测试有关、linux性能测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介绍 – 浅谈分布式文件系统MogileFS(1)
下一篇:一次服务器告警的处理(一次服务器告警的处理方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