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告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物流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来源网友投稿 759 2023-01-18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睿象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物流告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以及物流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物流告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物流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物流监控系统方案该怎么写

一、项目介绍系统建设目标 : 1. 海关物流监控系统建设背景 1) 海关总署为“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出了:“推动实施贸易便利战略、适应电子商务及无纸贸易的新环境、保持和发展我国经济竞争力”等三大具体目标,为新世纪的海关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2) “中国电子口岸”等国家级进出口执法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使得原本分散在多个国家行政部门的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了统一、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在对进出口业务的“信息流”“资金流”实现有效管理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关口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3) “加速通关”和“强化监管”正逐渐升温为“实施贸易便利战略”的一个新的热点和矛盾焦点。实现“通关信息电子化,车牌识别自动化,车辆监管智能化”已迫在眉睫。 4) 在取得局部成功之际,统一的系统设计,必是进一步推广的前提。近几年,在总署的支持下,各级海关在“加速通关”方面作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验,如“电子车牌”“电子地磅”“司机IC卡”,“不停车收费”等等,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关内的进一步推广正待安排。但是从总署全局的角度出发,此时此刻如果没有抓住契机,着手统一的系统设计,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一旦当各关自行引进的互不兼容的系统逐步推广开来,则总署将不得不面对各级海关在技术体制上“一关一制”的尴尬局面。这一后果必将极大地损害海关的整体服务形象,反而从根本上制约“贸易便利”战略的实施。 5) 实施总署第88号令,用技术的创新来实现管理的创新:从2001年10月15日开始实施的第88号令,统一明确了对“境内公路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企业、车辆、驾驶员”进行管理的新办法,原有许多规定已同时宣布废止。在此时,统一规划“加速通关”“强化监管”的各项技术手段,用技术的创新来实现管理的创新,是最好的时机和唯一可行的手段。 2. 海关物流监控系统IC卡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1) 利用IC卡技术,存储相关业务数据,自动核对承运车辆及其货物清单,加强货物监管,加速货物转关通关; 2) 通过后台联网数据库系统和网络业务软件,控制转关货运车辆的行径路线和时间,监视整个货运过程,确保货物安全抵达,杜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3) 通过IC卡业务管理系统,辅助监管承运货物,自动比对,核销进口车辆记录,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失误; 4) 依靠IC卡系统完善的安全加密技术,提高海关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 依托海关现有电子报关系统,共享报关单数据,留出监管系统接口,便于海关系统的整体集成; 6) 规范监管流程,提高海关监管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系统设计原则 : 1. 系统安全保密性 依靠海关专用IC卡多级密钥管理体制,提供严格严密的多层次的用户权限控制;载货登记卡内敏感数据采用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Single DES、Triple DES算法;报关员身份认证卡采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可在卡内完成RSA、FAC算法的签名、认证、加密、解密运算;IC卡读写器支持线路加密,线路保护功能,防止通信数据被非法窃取或篡改;网络传输采用HTTPS及SSL等加密协议;IC卡管理系统同时与海关现有H883系统无缝集成;在与公共网的接入界面上,采用专用防火墙系统,防止非法用户的恶意入侵。 2. 系统稳定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取决于硬件可靠性和软件可靠性。在硬件方面,系统应用的所有IC卡都满足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具有防插拔功能,在读写处理过程中卡片非正常拔出时,卡片内容可自动恢复;IC卡读卡器完全符合ISO/IEC 7816标准;PC机采用业界著名的原装大厂产品。在软件方面,软件系统采用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的软件和技术进行开发,并经过严格的检验测试,包括破坏性测试,防止各种硬件设备的损坏对软件系统造成破坏;软件系统具有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具有很强的防掉电、自恢复能力;网络系统提供系统总体检测及网管方案,包括对卡口设备工控系统的自检、实时检测和自动故障报警检测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恢复。 3. 系统技术先进性 软件系统采用先进的开发工具,包括数据库开发工具PB8,低层软件控制开发工具VC++6,用户IC卡操作界面DELPHI7等,充分保证软件系统的高效稳定;IC卡及读写器采用占国内垄断地位的握奇智能卡产品,IC卡内置西门子芯片,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系统采用的双界面IC卡在国际上是首创产品。 4. 系统经济高效性 系统设计按照有效保护现有投资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海关内部专网和通讯公网的资源优势、安全优势,充分利用海关现有的卡口设备、中心计算机设备资源,使系统结构最优化,运行成本最低,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硬件设备的选材基于保证性能、降低价格的原则,在考虑建设投入的同时还考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软件系统全部自主开发,便于长期合作,也保证软件系统的经济性;在硬件配置上选用业界大厂系列设备,在系统运行中提供全程本地质量保证。 5. 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系统方案中按照系统分析、统筹规划的原则对系统终期容量及发展进行方案设计,卡口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本着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结构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与其他卡口系统设备的有机结合、协同工作,降低系统维护升级的复杂程度,提高系统更新、维护和升级的效率;卡口设备及IC卡管理软件系统设计预留多种接口,以备将来与其他升级设备联结;软件系统使用先进的网络开发平台,以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为框架,结合模块化和结构化的设计思想,既考虑到当前使用的易用性,更具有适当的超前性。 三、系统建设意义 : 1. 大大提高海关转关、通关等业务流程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简化进出口贸易手续,完善海关内部管理体系,优化海关社会形象; 2. 有助于提高海关对运输企业、驾驶员在运输过的监管力度,有利于打击走私等违法活动,推动“实现贸易便利战略”的实施; 3. 从根本上加强海关自身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各关口一线智能监控程度,使得海关的执法管理更加规范、统一、透明、严格; 4. 通过与海关现有EDI网络系统、电子报关系统的结合,在每个操作环节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增强海关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机制上保证了海关的廉政建设。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描述

仓储管理及仓储作业管理
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系统一般统称为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WMS)。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产成品结构越来越复杂,且整个市场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也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存储这些产品,如何在需要这些产品的时候迅速地找到他们,如何采用有限的仓储面积存储更多的物品以及如何合理配置产品品项以最低的品项数和库存数满足市场的需要,如何安排仓库门口(Docking)的装卸作业,使该作业能够迅速准确地被完成。
先进的仓储系统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结果,在系统内设计了一个先进的计划系统,该系统对于现场的作业状态非常敏感,他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变化而实时调整作业计划,使整个作业计划安排能够达到最佳。在计划自动生成的时候,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品项特性(是否对存储和搬运有特殊要求),储位分布以及储位分配情况,仓储作业面积,操作人员数以及操作人员的训练程度,作业允许的时间以及客户给定的服务时间以及仓储设备的运行状况等等。另外,某些WMS系统采用了Rule base或Knowledge Base技术,将人们在实际仓储作业中的优秀经验整合到系统作业管理中,使系统能够充分整合现有的仓储资源而达到作业效率的最佳化,另外仓储作业管理系统还要支持仓储内所有自动化设备。
仓储作业的具体功能如下设计:
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根据仓储作业以及物流业务以及今后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主要将定位于以下几个功能方面:
(1). 物料的属性与分类管理
物料属性分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代码继承式分类,这种方式通过代码分段方式建立物料的属性分类,其优点是相同属性物料在排序上归为一类,容易管理。但该方法随着物料种类的增加造成代码过长,字段过多且不同物料属性类别使用同一字段造成管理不便,在数据存储上表现为稀疏矩阵,浪费存储资源。主要代表性的编码方案有Unspsc、UCC和EAN等。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属性结构表方式进行物料属性的定义,其主要特性是首先定义物料的分类以及分类属性,然后再定义属性值,其结构有些像金字塔型,在这种分类方法中,可以做到物料的代码的编撰方式与物料属性无关,分类可以无限增加。同时,采用属性结构表方式建立物料属性的描述体系,可以在统一数据库系统中表达不同的属性描述类别,但不存在属性类别的浪费和字段空值过多的稀疏矩阵状况的出现。典型的分类法是Nato Auslang。
(2). 物料的存储描述
物料属性定义完成后,需要定义的另一个物料属性就是物料的存储属性,其中主要包括了下列信息内容:
物料的存储信息,包括存储地区、仓库、仓库内的存储区域以及货架储位。
物料的库存信息,其中包括物料的存储库存和在途库存,由于中国审计特性与国外不同,中国是根据政府颁布的原始样张作为原始记录依据,因此对于货到,单未到的情况无法进行登帐处理。
仓储配置管理
物料的存储条件需要进行配置,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对仓库实体参数配置,实现对仓储资源的识别和管理,需要配置的信息主要有仓储编号,仓储面积,储位编号,储位面积以及储位存储规则等等。通过仓储配置,可以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制定优化的仓储作业计划,实现对仓储环境的高效利用,即以有限的面积存放更多的货品,以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大的仓储吞吐量,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获得更高的作业效率和速度。
仓储作业计划
仓储作业计划是通过采集收发货品订单以及根据系统中的仓储配置数据,并结合在系统中已经设定的作业规则(Process Rule),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作业计划,仓储作业计划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 收货上架
(2). 拣货
(3). 补货
(4). 码头装载
仓储作业执行控制
仓储作业计划生成以后,需要得到完美执行,仓储管理系统一般都会结合硬件设备和条码设备辅助完成仓储作业计划,因此仓储作业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管理系统,更是一个业务执行管理系统,在作业执行方面,许多WMS产品都有比较先进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产品,如EXE的Exceed,ES/1 AWM等系统,其中ES/1 AWM还提供了基于打印工作令的执行管理系统以适应自动化水平较低的仓储作业环境。
仓储资源管理
仓储管理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管理对象是仓储资源管理,仓储资源除了仓储本身还包括了仓储结构、仓储设备以及仓储作业人员等资源的管理。主要功能体现在仓储设备的合理调配,并通过设备检修计划提高设备完好率;合理配置仓储结构,提高场地利用率;合理组织仓储作业人员,是仓储作业效率能够得到最大化。
异常处理
现实生活中,仓储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在仓储管理中,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异常交易作业,因此要求一个优秀的WMS系统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
作业成本管理
仓储作业管理的优化,将最终体现在仓储成本的降低和作业效率的提高,而成本控制是应用仓储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然而,与ERP系统不同,ERP系统所描述的成本控制,大多以物料成本为中心展开,而WMS系统的成本,必须以作业成本为中心,因为WMS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虽然是物料,但管理的主体确实作业,因此,作业成本的可控以及优化是WMS系统比较重要的环节。
长期以来,仓储作业是企业内部的成本中心,长期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问题是仓储作业成本比较难于核算和控制。随着企业生产逐步由大而全走向分工合作,专业化方向,企业的仓储将不会只对企业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提供服务,将会逐步走向集团企业内仓储中心或以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形式出现。仓储作业将会从成本中心走向费用中心,最终走向新的利润中心。因此先进的WMS系统都会提供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帮助仓储作业管理人员精确地核算仓储作业成本,为进一步优化仓储管理,提高仓储效率奠定基础。
运输及配载管理
运输管理是物流中另一个主要子系统,运输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是运输工具管理(车、船、飞机等)、运输环境管理(运输线路、站点和地图)、人员管理(驾驶员、装载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运单管理(运单、运输计划排程等)、运输成本核算(人员成本、运输资源成本(工具成本和人员成本)、能源消耗核算控制等)、优化管理(路径优化、运输能力优化、以及服务优化等)、客户管理(客户订单服务、查询等)、跟踪管理(包括采用GPS和SMS等系统实现的运输跟踪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管车宝,以SAAS模式,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的LBS基站定位技术融合,采用手机对在途货物运输车辆定位,提升物流运输及配载管理效率。
运输管理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运输设备资源管理
运输设备资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以及航空运输设备等。其中所要管理的元素有运输能力(包括装载体积重量)、运输速度(小时公里数)、能源消耗计量等。对于运输业务,还包括运输业务的外包服务,因此运输资源还要包括运输服务提供商的管理。
运输线路管理
根据运输企业以及运输服务特性不同,分为区域型运输管理、线路型运输管理和混合型运输线路管理。运输线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建立运输服务区域数据库,并通过对这些数据库的引用并采用一定的算法设计合理的运输线程和运输站点序列。因此,对运输区域的描述是运输线路管理的基础。
运输线路的属性主要包括运输目的地的坐标,经过站点之间的距离、通畅能力值等。其中通畅能力值是未来进行优化处理的基础。一般通畅能力值由以下几个元素构成:
(1). 站点之间的路径流量(一般可以通过政府的GIS系统获得),以及高峰流量等信息
(2). 站点之间发生事故的概率
(3). 高峰时间流量
通畅能力与运输工具有关,因此以上元素必须根据不同的运输工具分别设定。
人员管理
在运输管理系统中,人员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运输作业来说,尽管系统给定了优化的运输路线,但在作业实况中,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而有经验的驾驶员和没有经验的驾驶员在处理这些意外情况时会表现的不一样,得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然而有经验的驾驶员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如何合理的进行作业人员定岗和任务分配将直接影响到运输作业的完成质量。
人员管理主要是对人员属性的管理,属性的科学描述为业务分配的合理化以及优化人员组合提供了数据基础。
驾驶人员的属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元素决定:
人员的基本属性(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住址、联系方法等);
人员的技能属性(驾龄、驾驶证级别、工作经历、作业区域历史、事故历史等信息);
人员的成本属性(工资、津贴、奖励等)。
客户管理
运输管理的需求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流公司的运输需要
(2). 厂家的送货需求
(3). 最终用户提货以及送货需求
其中物流公司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包括货代企业。这些公司通过两种途径解决运输问题,一是通过自身的运输资源进行,二是外包其部分运输服务,在这方面,货代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运输管理系统的客户管理主要是针对运输服务的需求来源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这些需求分别提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运输服务。
运输订单管理
运输服务是通过运输需求来驱动的,运输订单是需求的表现形式,先进的运输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产生不同的运输订单,使用户的运输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也是自身的运输成本降到最低。
根据运输订单进行运输的组合作业,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LTL等组合运输服务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运输计划排程的结果将要达到3个方面的目的:
· 运输成本最低
· 运输速度最快
· 运输安全保证最高
运输排程需要引进一些优化算法,特别是在路径优化方面,大多数的优化算法采用了Morris的K-最短路算法,该算法采用了路径节点矩阵双向扫描算法,提高了传统路径优化算法的速度,且采用该算法,不仅仅可以求出整个节点矩阵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还可以求出第K短路径及其经过节点。
成本核算
在运输管理中,成本核算主要针对的项目为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中比较难于控制的是可变成本,其中比较主要的是能源消耗的控制。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很多,有路径的长度,通畅能力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技术等因素,另外气候也是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之一。国内大多数运输管理在运输可变成本的控制上,主要依据路径长度,而精确的成本核算应该考虑上述所有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作业跟踪
在实际运输管理中,计划排程的对象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对象,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必须设计作业跟踪来对这些变化加以记录和跟踪,因此跟踪是运输管理系统中比较重要且有特色的功能之一。
国内运输管理系统对作业的跟踪分为静态跟踪和动态跟踪两种形式,静态跟踪主要通过运输订单的回单收集来实现,而动态跟踪则通过手机短信、GPS等设备进行作业跟踪。静态跟踪是事后行为,他只能为下一次计划排程提供改进依据,但无法对正在发生的问题加以纠正或改进。而动态跟踪则不同,动态跟踪可以使计划排程更合理,减少空车营运,提高异常事件的处理应对能力。
财务管理
财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十多年,但大多数财务软件只是手工作业的模拟,并没有在企业管理上加强控制,而物流系统的财务管理,恰恰突出了财务的管理功能,其中集中体现在应收、应付管理。
传统财务系统的数据来源是凭证,而从管理角度上讲,凭证并不是原始数据,由于历史的原因,凭证成为财务数据的基础,对物流企业来说,由于业务峰值的因素,所有业务如果都要通过凭证进入财务系统的话,将造成系统数据急剧膨胀,浪费数据存储资源。因此,为适应物流管理系统的需要,财务管理系统在数据的采集上必须直接对应作业原始单据如订单数据等。
许多企业存在三角债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债权凭证),因此应收应付是财务管理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物流系统面对的是直接客户,因此应收应付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
和ERP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物流系统所赋予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它包括了人员属性记录,工作经验记录以及岗位经验记录和奖惩记录。在我国物流企业中,除了管理人员以外,大多数作业人员来源于劳务市场和外来打工人员,这些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劳务市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因此物流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基于物流运作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
人力资源流动性大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无法稳定地提高作业规范化水平,无法长期培训,使劳务人员逐步成长为专业操作人员。因此,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数据库对所有参加过本企业工作的人员加以记录,方式记录。形成基于本企业需求的劳务市场(Labor Pool),从而使基于本企业的劳动力技能得到继承和提高。
另外,还需要设计人员的KPI表和月度/季度/年度/业绩评估表,从而能够全面地评价作业人员的状况。
另外,必须以投资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引进一批作业人员,就要开始核算在这些人员上的投入,包括工资、税费以及保险等,同时还要通过KPI来评估其产出,人力资源是最有潜力可挖的。

怎么设计物流信息系统

秋水长天
[大师]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
一. 系统设计思路
1.提供物流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解决局部业务信息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物流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和IT的扩展。运用先进的企业客户关系的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思想和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实际运作的集成解决方案。2.充分考虑系统互联和物流对接,在方案设计时除了提供与其他物流系统的接口外,还要充分考虑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对接,保证系统有能力适应企业的变化。3.牢固树立面向业务流程和流程创新的思想,一个根据业务流程设计的系统能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更好地实现信息集成,更好地适应组织机构变化。面向业务流程的思想使人们有意识地审视现有业务流程的运作情况并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并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在流程合理化和优化的基础上再设计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从而充分挖掘信息系统的潜力,大大地提高了流程的营运效率。
二.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构架
根据以上分析,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构架如图1所示。
其中决策分析、合同管理、计划管理为决策管理模块;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核算管理为作业管理模块;绩效考核、客户管理、单据报表为经营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基础设置为维护管理模块;最后是客户服务模块。
三.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1.决策分析系统,决策分析系统主要供公司高层或各级主管领导作分析决策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仓储、运输、配送、回收款项业务完成情况及指标完成情况;资源的使用情况分析及作业结点问题分析;财务数据分析;各作业单元的阶段性作业情况分析;定期进行物流网络分析及预测。2.合同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主要用作合同资料管理和根据合同协议进行客户、产品的解决方案设置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合同资料(包括各种物流服务方式的费率)的录人、修改、审核和查询;各种物流服务解决方案的设置、修改、审核和查询;各种物流服务解决方案的价格设置、修改和审核。3.计划管理系统其中有:计划分析即按客户销售分析、按区域销售分析、按产品细分销售分析等。
计划指标设置即运输计划指标、仓储计划指标、回收款项等计划指标的设置、修改和审核。仓储调度中心具备指令管理系统中的仓储指令功能,一般由总部负责控制、协调与管理,以及运输调度中心具备指令管理系统中的运输、配送指令功能,一般由总部负责控制、协调与管理。4.仓储管理系统是现代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管理和处理的业务操作系统,它包含有:货仓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货主信息、仓库基本信息、储位信息、仓库设备信息、仓库人力信息管理)、定单管理模块(其中提供人库指令、出库指令、退货指令、加工指令、货主变更指令、盘点指令管理等功能)、仓库作业(收货、存货、拣货、盘点、补货、报损、出库)、账务管理(可以管理及查询流水账、成本费用、应收应付账款等)、用户管理(可以方便地进行用户分组管理,权限控制)。5.运输管理系统包括:可用运力资源管理、(可用自有车辆管理、可用社会车辆管理)、运输任务管理(未完成任务管理、已完成任务管理、未完成任务上索管理)、调度管理(运输安排、中转配送、提货安排、货运单管理、提货单管理)。6.配送管理系统是指:配送派车管理、拼车配载管理、配送跟踪管理(可对调度下延作业环节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查询和提醒,配有GIS/GPS在途跟踪功能接口)、线路管理(可对到主要配送方向或区域的路程、时间、油耗、运输成本、路况特点、路桥费、路径设置等进行维护和管理)。7.核算管理系统包括:仓储业务核算、运输业务核算、配送业务核算、作业单元核算、解决方案核算、其它业务核算。8.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仓储业务绩效考核管理(计划完成率、资源利用率、人均生产率、利润率、货物周转率、货物在库损坏率、货物操作损坏率、操作准确率、残次品率、客户投诉率等)、运输业务绩效考核管理(计划完成率、资源利用率、利润率、货物运输损坏率、运输准确率、运输及时率、运输事故率、客户投诉率、运输退货率等)、配送业务绩效考核管理(计划完成率、资源利用率、利润率、配送货物配送损坏率、配送准确率、配送及时率、配送事故率、客户投诉率、退货率等),绩效考核指标的自定义与设置管理。9.客户管理系统,企业客户管理(核算标准管理、等级评定、基本资料维护管理)、供应商管理(品质考核评定、信用考核评定、质量考核评定、基本资料维护管理)、经销商管理(销售考核评定、信用考核评定、质量考核评定、基本资料维护管理)。10.单据报表管理系统,单据定制报表定制。11.系统管理系统,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操作员管理、仓库权限管理)、数据维护。12.基础设置管理系统,分类体系(地区分类、客户分类、货物分类、仓库分类、储存区分类、承运商分类)、编码档案(货物档案、仓库档案、储位档案、仓期档案)、其它设置(收发类别、会计科目、发运方式、包装类型、常用摘要、计量单位、存货控制、存货期初、货物结构、凭证类别、货物状态)。13.客户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网上委托、客户决策分析、客户业务查询、客户信息提供等服务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一般配有接口和客户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客户可以直接从网上下单;同时系统还可以为客户企业开设系统权限,客户企业可以在网上对本企业的一些物流业务信息,比如库存数,在途货物状态等信息进行网上查询。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从物流系统构成这个角度来讲,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时,需对下面几个于系统进行分别规划设计。
(一)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
管理系统是指物流系统的计划、控制、协调、指挥与作业等所组成的系统,它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支柱。
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具体包括:
1.物流系统战略目标规划设计
主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顾客的性质与地理位置等,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规划与设计。在规划设计前,常采用网上调研、图书资料调研与现场调研等方法,收集物流系统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及潜在客户信息,调查物流服务的供需状况、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等。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研究确定出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
2.物流能力规划设计
主要确定物流系统所达到的目标,而物流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投入的人、财、物数量及管理水平等。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考察人员能否胜任,财力、物力是否充足等。
3.物流需求预测规划设计
管理系统的另一个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一方面,可以掌握和了解未来客户物流需求的规模及种类,做好物流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网络广泛收集用户的需求,开展促销业务,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系统服务满足物流需求。
4.物流过程管理规划设计
物流过程管理规划设计是对物流过程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规划与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这些关键要素包括物流过程管理中的任务说明、培训、设施设备、书面程序、商品养护、记录、信息管理、顾客的意见、评估与完善、合同商等事项。
5.作业管理规划设计
作业管理规划设计是指对物流作业运行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货物的接收、装卸搬运、存货、运输、配送等。
6.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是指对信息的接收、传输与处理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规划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信息系统的构建:
(1)电子订货系统。即利用企业内终端电脑、依据货架或台账输入欲订购的货物,经网络传送到总部物流中心或供应商,完成订购手续,验收货物。
(2)仓储配送管理系统。即用来管理、储存仓库或配送中心内部的人员、库存、工作时间、订单和设备的软件系统。
(3)运输管理系统。即对运输单元的所有资源进行实时的调度和跟踪,并能够合理安排驾驶员、车辆、任务三者间的关系,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以及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
(4)销售时点管理系统。即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递至有关部门或企业(包括物流与生产部门或企业),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5)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即在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依据标准文件格式交换商业单证信息。对于物流企业以及需要物流的企业来说,在互联网上进行物流单证信息的传输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通信费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6)附加价值通信网。即利用电信通信业的线路,将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构成共同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
物流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货场、码头、集装箱中转站等物流节点的规划设计。
(1)物流中心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效率化而设置的开放型的物品储存、运输、包装、装卸等综合性物流业务基础设施,是组织、衔接、调节、管理物流活动的较大的物流据点。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包括物流中心的选址、设计方案的优化等。
(2)配送中心是接受供应者所提供的多品种、大批量的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将按需要者订货要求配齐的货物送交顾客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包括配送中心总体规模设计、配送中心作业功能规划、配送中心殴施规划等。
(3)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设计的内容包括仓厍选址、仓库类型选择、仓库结构设计、存货分类方法和合理库存量的确定和管理等。
(4)集装箱中转站是暂时堆存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根据集装箱堆存量的大小,集装箱中转站可分为混合型和专用型两种形式。集装箱中转站的设计包括站区选址、结构和布局设计等。
(三)输入输出环境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个比它更大的环境系统中。外界环境通过向系统提供劳动力、劳动手段、指令、资源、信息对系统发生作用(影响),这一作用为外部环境对该系统的“输入”。系统以其本身所拥有的各种手段和特定功能,在外部环境的某种影响下,对环境的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活动,使之成为对环境有用的产品,提供给外部环境使用,
即为所谓的系统的“输出”。因此,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环境,即为物流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即行业环境。其中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水平、人口与消费状况,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物流基础环境,区位环境,通信环境,网络环境等。微观环境包括供应商与商品供应情况、用户与商品的销售状况、竞争环境等。
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一个物流系统设计对象的内部条件。包括人、财、物以及物流战略与模式,现有设施,物流各作业环节,物流费用与物流效率,客户服务与产品等。
物流环境对物流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物流环境对物流系统的影响范围、程度,这样才不至于因为设计的盲目,带来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风险。 关于物流告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和物流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物流告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物流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物流告警管理系统设计说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人工智能该怎样去弯道超车
下一篇:aiops云计算收益(AIOps的业务价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