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的词条

来源网友投稿 762 2022-12-31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睿象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的电气测试

7.0.1综合布线工程电气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项目应根据布线信道或链路的设计等级和布线系统的类别要求制定。各项测试结果应有详细记录,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测试记录内容和形式宜符合表7.0.1—1和表7.0.1—2的要求。
表7.0.1-1综合布线系统rll电缆(ftEtt/信道)性能指标测试记录
工程项目名称
序号 编号 内容 备注
电缆系统
地址号 缆线号 设备号 长度 接线图 衰减 近端串音 电缆屏蔽层连通情况 其他项目
测试日期、人员及测试仪表型号测试仪表精度
处理情况
表7.0.1-I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光纤(链路/信道)性能指标测试记录
工程项171名称
序号 编号 光缆系统 备注
多模 单模
地址号 缆线号 设备号 850nm 1300nm 13l0nm 1550nm
衰减(插入损耗) 长度 衰减(插人损耗) 长度 衰减(插入损耗) 长度
衰减(插入
损耗) 长度
测试日期、人员及测试仪表型号测试仪表精度
处理情况
7.0.2对绞电缆及光纤布线系统的现场测试仪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能测试信道与链路的性能指标。
2应具有针对不同布线系统等级的相应精度,应考虑测试仪的功能、电源、使用方法等因素。
3测试仪精度应定期检测,每次现场测试前仪表厂家应出示测试仪的精度有效期限证明。
7.0.3测试仪表应具有测试结果的保存功能并提供输出端口,将所有存贮的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测试数据必须不被修改,并进行维护和文档管理。测试仪表应提供所有测试项目、概要和详细的报告。测试仪表宜提供汉化的通用人机界面。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的技术交底怎么写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丁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
的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
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
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
还标明生产年份。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
电缆长度)。
2.1.2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
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
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
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
规范》(YDJ39一90)中相关规定。
2.1.4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
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
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
等缺陷。
2.1.6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
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并
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
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
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0 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1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线槽内外
应光滑无梭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
2.2.1 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2.2 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鱼尾钳。
2.2.3 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
等。
2.2.4 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2.5 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
测试仪,电桥,网络分析仪等。
2.3 作业条件;
2.3.1 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
定。
2.3.2 交接间、设备问、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
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
齐全。
2.3.3 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竖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
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
要求。
2.3.4 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2.3.5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
定。
2.3.6 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
无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器材检验 → 管路敷设 → 盒箱稳注 → 设备安装 → 线缆敷设 → 线缆终端安
装 →
系统调试 → 竣工核验

3.2 器材检验:
3.2.1 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现格、数量、标志、
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
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3.2.2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2.3 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注:有关器
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
S89:97相关部分。
3.3 管路敷设:
3.3.1 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暗敷设要求:
3.3.1.1 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 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
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直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处应
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 暗配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
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
箱。
3.3.1.3 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
mm时,不应小于l0倍。
3.3.1.4 金属管和阻燃硬质塑料管具体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进行施工。
3.3.2 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
3.3.2.1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
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
3.3.2.2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
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 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85所示。有
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图3-85 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
3.3.3 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棚和沟槽要求:
3.3.3.1 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86所示。

图3-86 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
3.3.3.2 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 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
水措施。
3.3.3.4 沟槽的宽度宜小于600mm。
3.3.4 桥架敷设要求:
3.3.4.1 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
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4.2 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 mm。
3.3.4.3 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 m。
3.3.4.4 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
应超过3 m m。
3.3.4.5 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6 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
象。
3.3.4.7 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3.3.4.8 金属桥架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3.5 金属线槽敷设或阻燃型塑料线槽敷设有关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
节要求施工。
3.4 盒、箱稳注要求:
3.4.1 信息插座安装:
3.4.1.1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
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3.4.1.2 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
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4.1.3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
射钉等方式。
3.4.1.4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3.4.1.5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3.4.1.6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 交接箱或暗线精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
00~1000mm。
3.5 设备安装:
3.5.1 机架安装要求:
3.5.1.1 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
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3.5.1.2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
种标志完整清晰。
3.5.1.3 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3.5.1.4 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
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3.5.1.5 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
3.5.2 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要求:
3.5.2.1 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3.5.2.2 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
2mm。
3.5.2.3 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5.3 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要求:
3.5.3.1 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3.5.3.2 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3.5.4 接地要求:
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
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
3.6 缆线敷设;
3.6.1 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3.6.1.1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3.6.1.2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
挤压和损伤。
3.6.1.3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
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3.6.1.4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
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6.1.5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
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
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3.6.1.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非屏蔽4对对续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
至少为8倍。
b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c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l.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3.6.1.7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3.6.1.8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
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
的加强芯上。
3.6.1.9 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
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
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3.6.1.10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
为15m/s。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
光缆出现背扣。
3.6.1.11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0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
净距应符合表3-51规定。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 表3-
50
单位 最 小 净 距 (mm)
范围 <2kVA (<380V) 2~5kVA (<380V) 5k
VA (<380V)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 注 80 150
注: 双方都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
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表3-
51
管线种类 平行净距 (m) 垂直交叉净距 (m)
避雷引下线 1.00 0.30
保护地线 0.05 0.02
热力管 (不包封) 0.50 0.50
热力管 (包封) 0.30 0.30
给水管 0.15 0.02
煤气管 0.30 0.02
3.6.1.12 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光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表3-
52
单位 最小间隔距离 (mm)
内容 平 行 交 叉
市话管道边线 (不包括入孔) ?0.75 0.25
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缆 ?0.50 0.50
<35kV 0.50 0.50
35kV 2.00 0.50
管径<30cm 0.50 0.50
给 水 管 管径30~50cm 1.00 0.50
管径50cm 1.50 0.50
高压石油、天然气管 ?10.00 0.50
热力、下水管 ?1.00 0.5
压力<3kg/cm2 1.00 0.5
压力3~8kg/cm2 2.00 0.50
排 水 沟 ?0.80 0.50
3.6.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3.6.2.1 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
3.6.2.2 管道内应无阻挡,管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3.6.2.3 敷设暗管直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塑料管。布放双护套缆线和
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
4对对续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
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
3.6.2.4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设在子
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3.6.3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3.6.3.1 电缆桥架直高出地面2.2 m 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
应小于300mm。桥架宽度不宜小于100m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3.6.3.2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
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线部分间隔距离在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
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3.6.3.3 电缆线槽直高出地面2.2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
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3.6.3.4 布放线槽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
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
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3.6.3.5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
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电缆应根据缆线
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
适度。
3.6.4 顶棚内敷设缆线时,应考虑防火要求缆线敷设应单独设置吊架,不得
布放在顶棚吊架上,宜放置在金属线槽内布线。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截面选用应
符合设计要求。
3.6.5 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
上有关条款要求。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
严实。
3.6.6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
敷设电缆、光缆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邮电部《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
范》、《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3.7 缆线终端安装:
3.7.1 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
3.7.1.1 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3.7.1.2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3.7.1.3 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3.7.1.4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3.7.1.5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3.7.2 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3.7.2.1 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
应大于13mm; 4类线不大于25mm。
3.7.2.2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3.7.2.3 对绞线在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
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图3-87规定。

图3-87 信息插座连接图
3.7.2.4 对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
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
3.7.2.5 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
行操作。
3.7.2.6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
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8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
3.7.3 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3.7.3.1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
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3.7.3.2 光纤融接或机械连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
的跳接。
3.7.3.3 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3.7.3.4 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
合设计要求。
3.7.3.5 光纤接续损耗值,应符合表3-53的规定。
光纤接续损耗 表3-
53
光 纤 接 续 损 耗 (dB)
多 模 单 模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融 接 0.15 0.30 0.15 0.30
机械接续 0.15 0.30 0.20 0.30
3.7.4 各类跳线的成端:
3.7.4.1 各类跳线缆线和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
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3.7.4.2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
应超过10m。
3.8 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3.8.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系统调试,包括缆线、信息插座及接线模块的测试。
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有关电气性能测试记录格式如
表3-54所示。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记录表 表3-
54
内 容 记录
序号 编 号 电 缆 系 统 光缆系统
地址号 缆线号 设备号 长度 接线图 衰减 近端串扰 屏蔽电缆屏蔽层连接情况
衰减 反射
测试日期
测试人员
测试仪表型号
处理情况
3.8.2 电气性能测试仪表的精度应达到表3-55规定的要求。
测试仪精度最低性能要求表 表3-
55
序号 性能参数 1~100兆赫 (MHz)
1 随机噪声最低值 65~15log (f/100) dB 注1
2 剩余近端串扰 (NEXT) 55~15log (f/100) dB 注1
3 平衡输出信号 37~15log (f/100) dB 注1
4 共模抑制 37~15log (f/100) dB 注1
5 动态精确度 ±0.75dB注1.2.
6 长度精确度 ±1米±4%
7 回损 15dB
注: 1. 表中f表示频率,单位为MHz。对表中计算值低于75dB时,第1、2项可以不
测量;在低于60dB时,第3、4、5项可以不测量。
2. 以表中第5项内容,从0dB至10dB的近端串扰极限值优于至60dB时的值。
3.8.3 测试仪表应能测试3、4、5类对绞电缆。
3.8.4 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
3.8.5 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测试数据加以存贮,并随时输出至
计算机和打印机进行维护管理。
3.8.6 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
工程中使用。
3.8.7 调试程序如下:
由数据终端,语音终端开始检查,信息出口,水平缆线,楼层配线架,主配线
架,垂直缆线,电脑机房,电话交换机房,经过全面的调试前检查确认无误时,然
后对子系统逐一进行调试,各子系统经过调试检测符合规定允许开通时,再进行系
统综合调试,经测试后传输速率等技术参数符合规定,便可交付使用。
3.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竣工验收项目及内容见表3-56所示。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项目及内容 表3-
56
阶 段 验收项目 验 收 内 容 验收方式
一、施工前检查 1. 环境要求 (1) 土建施工情况: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及
接地装置; (2) 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 (3) 施工电源; (4) 活动地
板敷设 施工前检查
2. 器材检验 (1) 外观检查; (2) 规格、品种、数量; (3)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
测试; (4) 光纤特性测试
3. 安全、防火要求 (1) 消防器材; (2) 危险物的堆放; (3) 预留孔洞防火措
施 施工前检查
二、设备安装 1. 设备机架 (1) 规格、程式、外观; (2) 安装垂直、水平度; (
3) 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 (4) 各种螺丝必须紧固; (5) 防震加固措施;
(6) 接地措施
2. 信息插座 (1) 规格、位置、质量; (2) 各种螺丝必须拧紧; (3) 标志齐全;
(4) 安装符合工艺要求; (5) 屏蔽层可靠连接 随工检验
三、电、光缆布放 (楼内) 1. 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 (1) 安装位置正确; (2) 安
装符合工艺要求; (3) 接地 随工检验
2. 缆线布放 (1) 缆线规格、路由、位置; (2) 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
续表
阶 段 验收项目 验 收 内 容 验收方式
四、电、光缆布放 (楼间) 1. 架空缆线 (1) 吊线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 (
2) 吊线垂度; (3) 缆线规格; (4) 卡、挂间隔; (5) 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
随工检验
2. 管道缆线 (1) 使用管孔孔位; (2) 缆线规格; (3) 缆线走向; (4) 缆线的
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
3. 埋式缆线 (1) 缆线规格; (2) 敷设位置、深度; (3) 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
置质量; (4) 回土夯实质量
4. 随道缆线 (1) 缆线规格; (2) 安装位置、 路由; (3) 土建设符合工艺要求
隐蔽工程签证
5. 其他 (1) 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 (2) 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
五、缆线终端 1. 信息插座 符合工艺要求
2. 配线模块 符合工艺要求
3. 光纤插座 符合工艺要求
4. 各类跳线 符合工艺要求
六、系统测试 1. 工程电气性能测试 (1) 连接图; (2) 长度; (3) 衰减; (4)
近端串扰; (5) 设计中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 竣工检验
2. 光纤特性测试 (1) 类型(单模或多模); (2) 衰减; (3) 反射 竣工检验

3. 系统接地 符合设计要求 竣工检验
七、工程总验收 1. 竣工技术文件 清点、交接技术文件;
2. 工程验收评价 考核工程质量,确认验收结果
注: 1. 楼内缆线敷设在预埋槽道及暗管中的验收方式为隐蔽工程签证。
2. 系统测试内容的验收亦可在随工中进行检验。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报告如何判读?关键指标是什么?

1、插入损耗:是指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插入电缆或元件产生的信号损耗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通常指衰减。插入损耗以接收信号电平的对应分贝(db)来表示。对于光纤来说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
2、NEXT(近端串扰):是指在与发送端处于同一边的接收端处所感应到的从发送线对感应过来的串扰信号。在串扰信号过大时,接收器将无法判别信号是远端传送来的微弱信号还是串扰杂讯。
3、PSNEXT(综合近端串扰):实际上是一个计算值,而不是直接的测量结果。PSNEXT 是在每对线受到的单独来自其他三对线的NEXT 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PSNEXT 和FEXT(随后介绍)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用于确保布线系统的性能能够支持象千兆以太网那样四对线同时传输的应用。
4、ACR(衰减串扰比):表示的是链路中有效信号与噪声的比值。简单地将ACR 就是衰减与NEXT 的比值,测量的是来自远端经过衰减的信号与串扰噪声间的比值。例如有一位讲师在教师的前面讲课。讲师的目标是要学员能够听清楚他的发言。讲师的音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讲师的音量和背景噪声间的差别。如果讲师实在安静的图书馆中发言,即使是低声细语也能听到。想象一下,如果同一个讲师以同样的音量在热闹的足球场内发言会是怎样的情况。讲师将不得不提高他的音量,这样他的声音(所需信号)与人群的欢呼声(背景噪声)的差别才能大到被听见。这就是 ACR。 ACR=衰减的信号-近端串扰的噪音
5、PSACR(综合衰减串扰比):反映了三对线同时进行信号传输时对另一对线所造成的综合影响。它只要用于保证布线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即多线对传输协议。
6、ELFEXT(等效远端串扰):是远端串扰损耗与线路传输衰减的差值,以db为单位。是信噪比的另一种方式,即两个以上的信号朝同一方向传输时的情况。
7、PSELFEXT(综合平衡等级远端串扰):表明三对线缆处于通信状态时,对另一对线缆在远端所造成的干扰。
8、RL(回波损耗):电信号在遇到端接点阻抗不匹配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传送端。回波损耗表征了因阻抗不匹配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回波损耗对于全双工传输的应用非常重要。

工程资料大全目录

做工程资料用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需要解密才可以到出来,不过现在好多是自己编辑的表格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记录表格及编号
目 次
B. 0. 1工程准备阶段和竣工验收文件记录表格及编号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申报书(A5-1)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注册证书(A5-2)
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计划(A5-3)
4. 山西省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A6-1)
5.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A6-2)
6.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A6-2)
7. 建设工程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A6-4)
8. 建设工程概况(建筑工程类) (A7-1)
B. 0. 2 施工监理资料记录表格及编号
1. 监理会议纪要(B1-1)
2. 监理日记(B1-2)
3. 建设工程质量评估报告(B1-3)
4. 监理工作联系单(B1-4)
5. 见证单位及见证人授权书(B1-5)
6.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B2-1)
7. 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B2-2)
8. 工程暂停令(B2-3)
9.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B2-4)
10.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B2-5)
1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B3-1)
12.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B3-2)
13. 工程报验单(B3-3)
14. 工程竣工预验报验单(B3-4)
15. 见证取样记录表(B3-5)
16.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B3-6)
17. 工程质量问题(事故)报告单( B3-7)
18. 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B3-8)
19.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报审表(B3-9)
20. 监理抽检记录(B3-10)
21. 工程变更单(B3-11)
22. 施工试验见证取样汇总表(B3-12)
23. 工程款支付申请表(B4-1)
24. 工程变更费用报审表(B4-2)
25. 工程款支付证书(B4-3)
26.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B5-1)
27. 试验(检测)单位资格报审表( B5-2)
28. 工程临时延期报审表(B6-1)
29. 费用索赔报审表(B6-2)
30. 工程最终延期审批表(B6-3)
B.0.3施工单位资料记录表格及编号
1. 开工报告(C0-1)
2. 竣工报告(C0-2)
3. 建设工程施工竣工报告(C0-2a)
4. 竣工验收证明书(C0-3)
5.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C0-4)
6.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C0-5)
7. 智能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A. 0. 1a)
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检查记录(C1-1)
9. 施工日志(C1-2)
10.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C2-1)
11.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C2-2)
12. 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记录(C2-3)(C2-3a)
13. 设计变更通知单(C2-4)
14. 工程洽商、联系单(C2-5)
15.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C3-1-1)
16.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C3-1-2)
17. 桩基、支护测量放线记录(C3-1-3)
18. 沉降观测记录(C3-1-4)
19. 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C3-2-1)
20. 智能建筑材料设备进场检验记录(C3-2-1a)
21. 质量合格证书(C3-2-2)
22. 半成品钢筋出厂合格证(C3-2-3)
23. 预制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C3-2-4)
24. 钢构件出厂合格证(C3-2-5)
25.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C3-2-6)
26.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C3-2-7)
27. 电梯设备开箱检验记录(C3-2-8)
28. 材料检(试)验报告(通用) (C3-3-1)
29. 钢材试验报告 (C3-3-2)
30. 结构钢力学工艺性能检验报告(C3-3-2a)
31. 钢材化学分析检验报告(C3-3-2b)
32.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报告(C3-3-3)
33. 光圆钢筋力学和工艺性能检验报告(C3-3-3a)
34.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和工艺性能检验报告(C3-3-3b)
35. 冷轧带肋钢筋力学和工艺性能检验报告(C3-3-3c)
36. 冷拔低碳钢丝力学性能检验报告(C3-3-3d)
37. 冷轧扭钢筋力学和工艺性能检验报告(C3-3-3e)
38. 水泥检验报告(C3-3-4)
39. 建筑用砂报告(C3-3-5)
40.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C3-3-5a)
41.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报告( C3-3-6)
42.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报告(C3-3-7)
43. 防水涂料试验报告(C3-3-8)
44. 聚氨酯防水涂料检验报告(C3-3-8a)
45. 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检验报告(C3-3-8b)
46. 防水卷材试验报告(C3-3-9)
47. 石油沥青防水卷材检验报告(C3-3-9a)
48. 高分子防水卷材检验报告(C3-3-9b)
49.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报告(C3-3-9c)
50. 防水材料试验报告(通用) (C3-3-10)
51. 建筑石油沥青检验报告(C3-3-10a)
52. 建筑密封膏检验报告(C3-3-10b)
53.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检验报告 (C3-3-10c)
54. 烧结普通砖检验报告(C3-3-11)
55.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力学性能检验报告(C3-3-11a)
56. 烧结多孔砖力学性能检验报告(C3-3-11b)
57.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报告(C3-3-11c)
5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验报告(C3-3-11d)
59. 轻骨料试验报告(C3-3-12)
60. 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检验报告(C3-3-13)
61. 建筑生石灰检验分析报告 (C2-3-14)
62. 干压陶瓷砖验报告(C3-3-15)
63. 装饰用涂料检验报告(C3-3-16)
64. 硅酮结构胶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C3-3-17)
65. 设备及管道附件试验记录 (C3-3-20)
66. 施工试验报告(通用) (C3-4-1)
67.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C3-4-2)
68. 钢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报告(C3-4-2a)
69. 钢筋机械连接(直螺纹)检验报告( C3-4-2b)
70.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C3-4-3)
71. 回填土干密度(压实系数)试验报告( C3-4-4)
72. 压实度(环刀法)检验报告 (C3-4-4a)
73. 压实度(灌水法)检验报告(C3-4-4b)
74. 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C3-4-4c)
7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C3-4-5)
76.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C3-4-6)
77.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报告(C3-4-7)
78. 混凝土抗折强度检验报告(C3-4-8)
79.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验报告(C3-4-8a)
80.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表(C3-4-9)
81. 砂浆配合比通知单(C3-4-10)
82.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C3-4-11)
83.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表(C3-4-12)
8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C3-4-13)
85. 不发火地面试验报告(C3-4-14)
86. 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报告(C3-4-15)
87. 玛王帝脂配合比及试验报告(C3-4-16)
88.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报告(C3-4-17)
89.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C3-4-18)
9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报告(C3-4-19)
91.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记录(C3―4―20)
92. 无损检测报告(C3-4-21)
93. 无损探伤委托单(C3-4-21a)
94.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首页(C3-4-21b)
95.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续页(C3-4-21c)
96. 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C3-4-21d)
97. 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C3-4-22)
98. 焊缝磁粉探伤报告(C3-4-23)
99. 后置埋件拉拔力检测报告(C3-4-24)
100. 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混匀性及拉断试验报告(C3-4-25)
101. 幕墙防雷装置连接测试记录(C3-4-26)
102.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C3-4-27)
103. 管道(设备)灌(满)水试验记录(C3-4-28)
104. 给排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C3-4-29)
105. 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C3-4-30)
106. 管道系统冲(吹)洗(脱脂)检验记录( C3-4-31)
107. 采暖系统冲洗及试运行测试记录(C3-4-32)
108. 给水管道冲洗(消毒)检验记录( C3-4-33)
109. 卫生器具通(满)水试验记录( C3-4-34)
110. 消火栓试射试验记录(C3-4-35)
111. 伸缩器安装预拉伸记录(C3-4-36)
112.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C3-4-37)
113.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C3-4-38)
114.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C3-4-39)
115. 污泥消化池气密性试验记录(C3-4-40)
116. 锅炉安全附件安装检查记录(C3-4-43)
117. 锅炉烘炉(烘干)记录( C3-4-44)
118. 锅炉煮炉记录(C3-4-45)
119. 锅炉48h负荷试运行记录(C3-4-46)
120. 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C3-4-48)
121.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C3-4-49)
122. 低压电器交接试验记录(C3-4-50)
123. 发电机交接试验记录(C3-4-51)
124. 试验报告(C3-4-52)
125. 交流电动机测试记录(C3-4-52a)
126. 电力电缆线路试验记录(C3-4-52b)
127. 油压开关试验记录(C3-4-52c)
128. 互感器试验报告(C3-4-52d)
129. 电气器具通电安全检查记录(C3-4-53)
130. 电气设备空载试运行记录(C3-4-54)
131. 电气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C3-4-55)
132. 漏电开关模拟试验记录(C3-4-56)
133. 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C3-5-57)
134. 避雷带支架拉力测试记录(C3-4-58)
135. 智能建筑系统设备调试记录(C3-4-60)
136. 智能建筑系统功能测试记录(C3-4-61)
13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检查汇总表(C3-4-62)
13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测试模拟量输人数据点调试记录(C3―4―62a)
139.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测试模拟量输出数据点调试记录(C3―4―62b)
140.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测试数字量输人数据点调试记录(C3―4―62c)
14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测试数字量输出数据点调试记录(C3-4-62d)
14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DC控制器功能测试记录(C3-4-62e)
143.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C3-4-63)
144. 综合布线系统光纤损耗测试记录(C3-4-64)
145. 视频系统末端测试记录(C3-4-65)
146. 智能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C3-4-66)
147. 智能建筑工程子系统检测记录表(C3-4-67)
148. 强制措施条文检测记录(C3-4-68)
149. 系统(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表( C3-4-69)
150. 风管漏光检测记录(C3-4-70)
151.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C3-4-71)
152. 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C3-4-72)
153. 各房间室内风量、温度测量记录(C3-4-73)
154. 空调管网风量平衡记录(C3-4-74)
155. 空调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C3-4-75)
156. 空调水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C3-4-76)
157.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C3-4-77)
158. 净化空调系统测试记录(C3-4-78)
159. 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记录(C3-4-79)
160. 电梯电气安全装置检验记录(C3-4-80)
161. 电梯空载、满载、超载运行试验记录(C3-4-81)
162. 轿厢平衡系数及静压试验检测记录(C3-4-82)
163. 电梯噪声测试记录(C3-4-83)
164. 曳引机检查测试记录(C3-4-84)
165. 轿厢平层准确度测量记录(C3-4-85)
166. 电梯层门安全装置检验记录(C3-4-86)
167. 电梯整机功能检验记录(C3-4-87)
168. 电梯主要功能检验记录(C3-4-88)
169.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全装置检验记录(一)(C3-7-89a)
170.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全装置检验记录(二)(C3-7-89b)
171.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整机性能、运行试验记录(C3-4-90)
17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C3-5-1)
173.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C3-5-2)
174. 地下防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C3-5-3)
175. 灌注桩工程验收汇总表(C3-5-4)
176. 电气接地装置平面示意图与隐蔽验收记录(C3-5-5)
177. 施工记录(通用) (C3-6-1)
178. 预检工程记录(C3-6-2)
179. 地基验槽记录(C3-6-3)
180. 地基钎探记录(C3-6-4)
181. 地基处理验收记录(C3-6-5)
182.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C3-6-6)
183. 混凝土结构同条件试件等效养护龄期温度记录(C3-6-7)
184. 预拌混凝土交验单(正本) (C3-6-8a)
185. 预拌混凝土交验单(副本) (C3-6-8b)
186. 混凝土开盘鉴定表(C3-6-9)
187. 混凝土拆模申请单(C3-6-10)
188. 冬期混凝土原材料搅拌及浇灌测温记录(C3-6-11)
189.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C3-6-12)
190.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C3-6-13)
191. 构件吊装记录(C3-6-14)
192. 中间交接检验记录(C3-6-15)
193.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记录(C3-6-16)
194. 预应力管桩施工记录(C3-6-17)
195. 钢(管)桩施工记录( C3-6-18)
196. 静力压桩施工记录(C3-6-19)
197.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C3-6-20)
198.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C3-6-21)
199. 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C3-6-22)
200. 灌注桩混握土浇注记录(C3-6-23)
201. 压灌桩施工记录(C3-6-24)
202. 深层喷粉(浆)搅拌桩施工记录( C3-6-25)
203. 高压单管旋喷桩施工记录(C3-6-26)
204. 长螺旋钻孔泵压灌注混凝土(CFG)桩施工记录( C3-6-27)
205. 土桩或灰土(水泥土)挤密桩成孔施工记录( C3-6-28a)
206. 土桩或灰土(水泥土)挤密桩桩孔夯填施工记录( C2-6-28b)
207. 基坑支护变形监控记录(C3-6-29)
208. 轻型(喷射)井点降水记录( C3-6-30)
209. 电渗井点降水记录(C3-6-31)
210. 管井井点降水记录(C3-6-32)
211. 深井井点降水记录(C3-6-33)
211. 深井井点降水记录(C3-6-33)
212. 地下连续墙挖槽泥浆护壁施工记录(C3-6-34a)
213.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C3-6-34b)
214. 锚杆(土钉)成孔记录(C3-6-35a)
215. 锚杆(土钉)安装记录(C3-6-35b)
216. 预应力锚杆张拉力与锁定施工记录( C3-6-35c)
217. 锚杆(土钉)注浆及护坡混凝土施工记录(C3一6-36)
218. 沉井(箱)施工记录(C3-6-37)
219. 碎石(砂、砂石)桩施工记录(C3-6-38)
220. 强(试)夯地基施工记录(C3-6-39a)
221. 强夯地基现场施工记录(C3-6-39b)
222. 重锤夯实地基试夯记录(C3-6-40a)
223. 重锤夯实地基施工记录(C3-6-40b)
224. 电热法施加预应力记录(C3-6-41)
225.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C3-6-42)
226. 钢筋冷拉记录(C3-6-43)
227. 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记录(C3-6-44)
228. 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缠绕钢丝应力测定记录(C3-6-45)
229. 焊接材料烘焙记录(C3-6-46)
230. 打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记录(C3-6-48)
231. 电梯电气装置安装记录(一)(C3-6-49a)
232. 电梯电气装置安装记录(二)(C3-6-49b)
233.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气装置安装记录(C3-6-50)
234.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相邻区域检查记录(C3-6-51)
235.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整机安装检查记录(C3-6-52)
236. 电梯机房、井道预检记录(C3-6-53)
237.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与土建交接预检记录(C3-6-54)
238. 轿厢支架安装记录(C3-6-55)
239. 对重支架安装记录(C3-6-56)
240. 轿厢导轨检测记录(C3-6-57)
241. 对重导轨检测记录(C3-6-58)
242. 层门安装记录(C3-6-59)
243. 智能建筑工程检验批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D.0.1)
244. 智能建筑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E.0.1)
245. 智能建筑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F.0.1-1-7)
246. 智能建筑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F.0.1-2-7)
247. 智能建筑分部(子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记录(F.0.1-3-7)
248. 智能建筑分部(子分部)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F. 0. 1-4-7)
249. 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试验记录(C5-1)
250. 地下工程(室)防水效果检查试验记录(C5-2)
251.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C5-3)
252. 抽气(风道)、垃圾道记录(C5-4)
253. 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C5-5)
254. 避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C5-6)
255. 线路、插座、开关接地检验记录(C5-7)
256.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试运行记录(C5-8)
257. 智能建筑电源系统检测记录(C5-9)
258. 智能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检测记录(C5-10)
259. 施工资料卷内目录(E-1)
260. 施工资料备考表(E-2)
261. 施工资料(E-3)
262. 施工资料移交书(E-4)
263. 施工资料移交目录(E-5)

综合布线随工验收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竣工技术文件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编制:
1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以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交给建设单位。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装工程量。
2)工程说明。
3)设备、器材明细表。
4)竣工图纸。
5)测试记录(宜采用中文表示)。
6)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施工过程中,需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记录。
7)随工验收记录。.
8)隐蔽工程签证。
9)工程决算。
3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应按本规范附录A所列项目、内容进行检验。检测结论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及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1系统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则被检项目检查结果为合格;被检项目的合格率为100%,则工程安装质量判为合格。
2系统性能检测中,对绞电缆布线链路、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竣工验收需要抽验时,抽样比例不低于10%,抽样点应包括最远布线点。
3系统性能检测单项合格判定:
1)如果一个被测项目的技术参数测试结果不合格,则该项目判为不合格。如果某一被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相应规定的差值在仪表准确度范围内,则该被测项目应判为合格。
2)按本规范附录B的指标要求,采用4对对绞电缆作为水平电缆或主干电缆,所组成的链路或信道有一项指标测试结果不合格,则该水平链路、信道或主干链路判为不合格。
3)主干布线大对数电缆中按4对对绞线对测试,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4)如果光纤信道测试结果不满足本规范附录C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信道判为不合格。
5)未通过检测的链路、信道的电缆线对或光纤信道可在修复后复检。
4竣工检测综合合格判定:
1)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无法修复的链路、信道或不合格线对数量有一项超过被测总数的1%,则判为不合格。
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信道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
2)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被测
总数的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点(线对)应予以修复并复检。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如果大于1%,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未通过,应进行加
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若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要求进行判
定。
3)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竣工检测的最后结论为合格;全部检测的结论为不合格,则竣工检测的最后结论为不合格。
5综合布线管理系统检测,标签和标识按10%抽检,系统软件功能全部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则判为合格。

山西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软件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验收记录表

表A.0.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表B.0.1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
表B.0.2 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表
表B.0.3 更改审核表
表B.0.4 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表B.0.5 系统试运行记录
表C.0.1 智能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
表C.0.2 子系统检测记录
表C.0.3 强制措施条文检测记录
表C.0.4 系统(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表
表D.0.1 资料审查
表D.0.2 竣工验收结论汇总
表C.0.1-0401 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402 会议电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403 接入网设备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404 卫星数字电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405 有线电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406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501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0502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0503 应用软件系统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0504 应用软件系统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0505 网络安全系统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0506 网络安全系统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0601 空调与通风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2 变配电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3 公共照明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4 给排水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5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6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7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8 数据通信接口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09 中央管理工作站及操作分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10 系统实时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611 现场设备安装及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70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1 综合防范功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3 入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4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5 巡更管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6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807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0901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0902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0903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0904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1001 系统集成网络连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1002 系统数据集成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1003 系统集成整体协调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1004 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及冗余功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1005 系统集成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C.0.1-1101 电源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1102 电源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1103 防雷与接地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1104 防雷与接地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Ⅱ)
表C.0.1-1201 环境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表C.0.1-1202 环境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表C.0.1-1301 住宅(小区)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附录五 季(年)检登记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附表
附录四 控制器日检登记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附表
附录三 系统运行日登记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附表
附录二 系统竣工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附表
附录一 调试报告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附表
表C.0.1-1306 住宅(小区)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Ⅵ)
表C.0.1-1305 住宅(小区)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Ⅴ)
表C.0.1-1304 住宅(小区)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Ⅳ)
表C.0.1-1303 住宅(小区)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Ⅲ)
表C.0.1-1302 住宅(小区)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关于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测试记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做it运维需要什么基础(it运维需要会什么)
下一篇:同欣智能科技智能取电开关方案介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